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及地下某一岩层顶部等高线图(单位:m)。读图,完成各题。 ...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及地下某一岩层顶部等高线图(单位:m)。读图,完成

满分5 manfen5.com

 

1.该地区

A.河谷属于向斜构造形成的

B.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

C.①地的海拔大于②地的海拔

D.①~④地中,④地岩层埋藏深度最大

2.图中甲、乙、丙、丁、戊河段

A.聚落中的居民可以看到甲河段两岸的风景

B.乙河段河水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流动

C.丙河段比戊河段更适合开发漂流运动

D.丁河段水流受到上游湖泊的调节作用

 

1.D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中岩层顶部等高线分布可知,凸低为高,地下同一岩层向上拱,故该河谷所处地质构造可能为背斜;该河流的具体位置不能确定,因此不能确定其具体的补给类型和汛期出现的时间;根据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可知,②地和④地的地面海拔都有可能存在两个数值,即160 m<②<170 m或180 m<②<190 m,180 m<④<190 m或200 m<④<210 m。而①地的海拔范围是180 m<①<190 m,故①地与②地海拔可能相等。同理可以求得④地岩层埋藏深度最大。 2.聚落与甲河段之间有山脊阻挡,故不能通视;根据指向标可知,乙河段河水大致是由东向西流;漂流需要水流较快,丙河段较戊河段等高线稀疏,水流较戊河段平缓;丁河段位于湖泊下游,受湖泊的调节作用明显。 考点:等高线的应用;河流的特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预测资源量达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资源总量的40%以上,且大多数埋藏较浅,甚至可以露天开发。目前,新疆正在致力于我国西部能源基地建设,不仅加大煤炭开采,还致力提高外运能力和拓展外运方式。

满分5 manfen5.com

(1)简析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4分)

(2)煤炭资源开发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4分)

(3)新疆南翼铁路运煤专线建设难度大,试说明原因。(6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淡水珍珠是指江河、湖泊、池塘等水体中产出的珍珠。浙江省诸暨市是我国淡水珍珠养殖、加工和销售的最大基地,目前,诸暨已成为世界淡水珍珠的产业和市场中心,诸暨珍珠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养殖、加工、销售、设计、鉴定、研发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开发出珍珠首饰、工艺品、保健品、美容用品、服装等结构多元化的系列产品。虽然诸暨珍珠拥有了行业的垄断地位,但却没有定价权,因为市场的终端基本控制在外商手中,任何一家企业都难以获得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市场势力。甲、乙两幅图分别为诸暨珍珠产业集群历年产量(1983~2009年)和诸暨珍珠产业集群内企业规模(按雇佣人数划分)统计。

满分5 manfen5.com

企业规模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2009年

微型(少于8人)

605

874

1436

2042

小型(9~50人)

287

859

981

1327

中型(51~100人)

5

18

30

39

大型(多于100人)

2

4

12

17

(1)简述诸暨发展淡水珍珠养殖的自然条件。(2分)

(2)简述诸暨珍珠产业集群的发展特点。(6分)

(3)提出诸暨珍珠产业良性发展的有效措施。(4分)

 

查看答案

(12分)读越南北部地区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满分5 manfen5.com

(1)简述图中城市布局特征,并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4分)

(2)说明红河干流在河口以下河段以航运作为主要开发利用方向的理由。(4分)

(3)红河下游平原地区是开发已久的水稻种植区。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4分)

 

查看答案

(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西部地区高原、山地、盆地、谷地地形类型多样。大盐湖是大盆地地区最大的咸水湖,大盐湖干燥的自然环境与著名的死海相似,湖水的化学特征与海水相同。一万多年前,它曾经是一个比现今面积大20多倍的淡水湖,主要接受冰川融水补给,现如今周边的冰川已消退。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1)简述图中西部海岸山脉的成因。(4分)

(2)简要分析大盐湖水位季节变化特征。(4分)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说明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6分)

(4)分析圣弗朗西斯科气候特征的成因。(4分)

 

查看答案

能源效率指区域实际产出占在相同能源投入规模、投入结构及市场价格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产出量的比值。读我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下列省区能源使用价值最高的省区是

A.江苏  B.山东   C.山西  D.青海

2.使甲、乙两省区能源效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总量 B.产业结构

C.技术水平 D.能源储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