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位于海上交通要道的斯里兰卡(如图)自古以来...

(20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位于海上交通要道的斯里兰卡(如图)自古以来有“宝石之国”之称。宝石原岩以古老的变质岩为主,现普遍富集于冲积岩中,埋藏浅。斯里兰卡经济以农业为主,森林覆盖率较低。山区的茶园面积大,茶园中修建众多“竹节沟”。

满分5 manfen5.com

(1)描述甲河下游的水文特征。(5分)

(2)说出“竹节沟”的作用,并分析修建的原因。(6分)

(3)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宝石富集于冲积层的过程。(4分)

(4)分析K市发展宝石贸易的优势区位。(5分)

 

(1)径流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冬半年(10月—次年2月);流速慢;无结冰期;含沙量较大。(5点,5分) (2)保持水土(2分) 山区降水丰富且集中,多暴雨;地形坡度大;茶园开发易引起水土流失。(4分) (3)含有宝石的变质原岩,随着地壳运动隆起上升;经风化、流水侵蚀、搬运和堆积而富集于冲积岩中。(4分) (4)该国宝石资源丰富;地价低,劳动力价格低;地处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宝石贸易历史悠久;海陆空交通便利,便于客货集散;首都,信息通达度高。(5点即可,5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降水资料分析,该地降水多,所以甲河下游径流量较大。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甲河位于冬季东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所以汛期出现在冬半年,10月—次年2月。下游位于沿海平原,地形较平坦,流速慢。该地纬度低,位于热带,河流无结冰期。根据材料,植被覆盖率较低,河流含沙量较大。 (2)该国是岛国,山地面积广。山区降水丰富且集中,多暴雨。地形坡度大,茶园开发易引起水土流失。“竹节沟”的作用是减小水流冲涮力度,减缓流速,有利于保持水土。 (3)宝石属于变质岩,含有宝石的变质原岩,随着地壳运动隆起上升。然后经风化、流水侵蚀,破碎的变质岩颗粒或石块被搬运到低洼区,堆积而富集于冲积岩中。 (4)根据材料,该国宝石资源丰富。属于发展中国家,地价低,劳动力价格低。地处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宝石贸易历史悠久。临近港口和机场,海陆空交通便利,便于客货集散。K市是该国首都,信息通达度高,有利于发展宝石贸易。 【考点定位】区域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农业生产特色及地形改造的原因,宝石的形成过程,城市宝石贸易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冰岛位于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被誉为“冰与火之国”,境内的火山一般都被厚厚的冰川覆盖。冰岛土地面积1002.5万公顷,林地面积2.81万公顷。首都雷克雅未克环境优美,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但天气变化无常,雨雾较多。

材料二  冰岛某火山附近的沉降堆积盆地中,河流发育成为“辫状水系”。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1)分析雷克雅未克天气多变的原因。(6分)

(2)简述材料二中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

(3)请分析推断冰岛的农业结构。(8分)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某地一年中甲、乙两个日期的正午太阳照射情况,该地甲日期的昼长长于乙日期。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房屋的地点可能位于

A.基多 (0°)      B.雅加达(6°S)

C.吉隆坡(3°N)   D.海口(20°N)

2.据图可以判定

A.甲日期北京正午太阳高度一定达最大值

B.乙日期北极地区一定有极夜现象

C.该地甲日期昼长一定等于乙日期夜长

D.甲、乙两日期相差一定大于半年

 

查看答案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操场测量一直立杆的影子,当太阳高度为20°时测得影长为OA(OA的朝向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在北京时间11:30时测得最短影长为OB(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学校最可能位于

A.山西        B.黑龙江         C.新疆           D.云南

2.图示日期前后,该地

A.太阳从西北方向落下    B.昼短夜长

C.正午太阳高度渐大      D.日出时间推迟

 

查看答案

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摄氏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原因是

A.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

B.地表缺少植被

C.地处高纬度,昼夜温差的变化幅度小

D.属于沙漠地区,大陆性强

2.关于乙丙两地的正确判断是

A.乙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林带

B.乙处附近气候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

C.丙处外侧的大洋有暖流流经

D.丙处为温带海洋气候

 

查看答案

下列甲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图,乙图为某次地震时,M、N、Q三地震台站测得不同的震中距,并以此为半径绘成大小不同的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关于图中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W1和W2两者皆无法通过地幔    BW2造成的破坏最大

CW1和W2可以在任何物质中传播  D能通过地核的是W1

2.若M台站测得纵波和横波时距差为6分钟,则M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

A3 000 km   B3 500 km     C4 500 km      D4 000 km

3.依据M、N、Q三地震台测得的震中距判断,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