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冰岛位于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冰岛位于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被誉为“冰与火之国”,境内的火山一般都被厚厚的冰川覆盖。冰岛土地面积1002.5万公顷,林地面积2.81万公顷。首都雷克雅未克环境优美,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但天气变化无常,雨雾较多。

材料二  冰岛某火山附近的沉降堆积盆地中,河流发育成为“辫状水系”。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1)分析雷克雅未克天气多变的原因。(6分)

(2)简述材料二中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

(3)请分析推断冰岛的农业结构。(8分)

 

(1)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2分);多气旋、锋面活动(2分);暖流流经,高纬度地区易成雾(或寒暖流交汇处易成雾)(2分)。 (2)火山灰堆积于沉降盆地(2分);火山爆发后,岩浆将覆盖在火山上的冰川融化,形成洪水(2分);从山顶流下的洪水冲刷地面的火山灰从而形成该地貌(2分)。 (3)渔业 畜牧业(各2分,共4分) 适宜发展渔业的原因:寒暖流交汇处(位于北海渔场)(1分);技术先进(或政策支持)(1分)。(共2分,自然原因、社会经济原因各1分) 适宜发展畜牧业的原因:(温带海洋性)气候冷湿,有利于牧草生长(1分);海外市场广阔(或海运便利)(1分)。(共2分,自然原因、社会经济原因各1分) 不适宜发展种植业的原因:纬度高,降水多,光热不足(或平原面积小,耕地不足)(2分)。 不适宜发展林业的原因:森林面积(比重)小(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纬度,雷克雅未克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多气旋、锋面活动,气流被迫抬升,降水较多。沿岸有暖流流经,高纬度地区易成雾。形成多变的天气特征。 (2)根据材料,火山灰堆积于沉降盆地,火山爆发后,岩浆将覆盖在火山上的冰川融化,形成洪水。从山顶流下的洪水冲刷地面的火山灰,从而形成“辫状水系”地貌。 (3)(各2分,共4分) 冰岛沿海处于寒暖流交汇处,位于北海渔场,渔业资源丰富。该国捕捞技术先进,有政策支持。适宜发展渔业。冰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冷湿,有利于牧草生长。海运便利,海外市场广阔。适宜发展畜牧业。所以在农业结构中,渔业、畜牧业是主要农业部门。该国纬度高,降水多,光热不足。平原面积小,耕地不足。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冰川分布广,森林面积比重小,国土面积小,森林面积小。不适宜发展林业。在农业结构中,种植业、林业不占重要地位。 【考点定位】区域气候特征及原因,地貌形成过程,区域农业结构特征。 【名师点睛】根据材料及图示信息,判断区域气温、降水的特点,分析气候特点的成因。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以降低分析的难度。地貌的成因,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分析,“辫状水系”地貌是流水侵蚀形成。分析区域的农业结构,要从有利方面、不利方面分析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示意某地一年中甲、乙两个日期的正午太阳照射情况,该地甲日期的昼长长于乙日期。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房屋的地点可能位于

A.基多 (0°)      B.雅加达(6°S)

C.吉隆坡(3°N)   D.海口(20°N)

2.据图可以判定

A.甲日期北京正午太阳高度一定达最大值

B.乙日期北极地区一定有极夜现象

C.该地甲日期昼长一定等于乙日期夜长

D.甲、乙两日期相差一定大于半年

 

查看答案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操场测量一直立杆的影子,当太阳高度为20°时测得影长为OA(OA的朝向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在北京时间11:30时测得最短影长为OB(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学校最可能位于

A.山西        B.黑龙江         C.新疆           D.云南

2.图示日期前后,该地

A.太阳从西北方向落下    B.昼短夜长

C.正午太阳高度渐大      D.日出时间推迟

 

查看答案

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摄氏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原因是

A.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

B.地表缺少植被

C.地处高纬度,昼夜温差的变化幅度小

D.属于沙漠地区,大陆性强

2.关于乙丙两地的正确判断是

A.乙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林带

B.乙处附近气候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

C.丙处外侧的大洋有暖流流经

D.丙处为温带海洋气候

 

查看答案

下列甲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图,乙图为某次地震时,M、N、Q三地震台站测得不同的震中距,并以此为半径绘成大小不同的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关于图中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W1和W2两者皆无法通过地幔    BW2造成的破坏最大

CW1和W2可以在任何物质中传播  D能通过地核的是W1

2.若M台站测得纵波和横波时距差为6分钟,则M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

A3 000 km   B3 500 km     C4 500 km      D4 000 km

3.依据M、N、Q三地震台测得的震中距判断,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地区岩石与年均温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据图分析,该地区地质史上不曾发生的内力作用可能是

A.水平挤压运动 B.水平张裂运动

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

2.该地区地形的成因是

A.侵蚀作用     B.内力作用

C.外力作用     D.内、外力共同作用

3.实地调查发现,图中甲地植被比乙地更加茂密,则该地区可能在

A.我国东部     B.欧洲西部

C.中南半岛     D.巴尔干半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