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 写出图中气压带的名称:B _____C _...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满分5 manfen5.com

(1) 写出图中气压带的名称:B _____C _____

(2)在图中注出风带ab的风向箭头

(3)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季。

(4)A气压带控制地区的降水特点是_____,形成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

5终年D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特征_____。

 

(1)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2)东北信风带;中纬西风带; (3)夏季; (4)多云雨;热带雨林气候。 (5)寒冷干燥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示B位于30˚N附近,判断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位于60˚N附近,应该是副极地低气压带。 (2)图示a风带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判断为东北信风,由30°N的副热带高压指向赤道低压带,且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即可画图。图示b风带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判断为西南风,气压梯度力由30°N的副热带高压指向副极地低气压带,且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据此即可画图。 (3)图示赤道低压带完全位于赤道以北地区,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判断为北半球夏季。 (4)A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其控制地区的降水特点是终年多云雨;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 (5)终年受D气压带控制下,即终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是极地气候,其气候特征是终年寒冷干燥。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运动(大气环流)、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面两幅图,填表回答有关问题。(12分)

满分5 manfen5.com

 

甲图(美国东部)

乙图(我国华东地区)

农业地域类型

A地区

B地区

农作物

A地区

B地区

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两点)

所在国家城市化水平

 

 

所在国家城市化速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农场A和B的有关资料。仔细阅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满分5 manfen5.com

(1)两农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均属于(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种植方式是(      

A.轮作           B.轮牧            C.间作              D.休耕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优点是_______;

(4)两农场中,畜产品收入比重较大的是_______农场。

(5)两农场中降水尤其稀少的是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

 

查看答案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图甲)和“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满分5 manfen5.com

(1)图甲中字母代表以城市为中心的土地功能分区,包括有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小麦种植区、花卉与乳牛区,其中表示商业区和花卉与乳牛区的分别是 (  ) (2分)

A.a和e         B.a和d           C.b和d         D.b和c

(2)说明乙图中地租等值线分布的规律分析原因。(4分)

(3)若要在乙图中①②③④处选建一集仓储、批发、零售于一体的仓储式超市,其最好的区位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建一高级住宅区,最好的区位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查看答案

在西亚,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土壤很肥沃,因此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这里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对该地农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地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

B.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农业单产高

C.甲地冬季降水较多,发展农业无需灌溉

D.乙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多沙尘、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2.“新月沃地”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两河文明的发源地。下列对其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A.a、b两河径流量小,不能灌溉

B.多为荒漠土,不适于耕种

C.临近波斯湾,气候相对其他地区较为温和

D.濒临海湾,自然灾害远远多于其他地区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动力基地       D.科技发达地区

2.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

C.臭氧层空洞     D.扬尘

3.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割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