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8分)斯里兰卡素有“印度洋上的珍珠”.之称,是世界著名的红茶生产国,红茶以其...

(28分)斯里兰卡素有“印度洋上的珍珠”.之称,是世界著名的红茶生产国,红茶以其卓越的品质、纯正的口感闻名于世。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一(5)题。

材料一:斯里兰卡地理位置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斯里兰卡对外贸易及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

满分5 manfen5.com

(1)斯里兰卡地处    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变化     (大/小)。(4分)

(2)斯里兰卡适宜种植茶树,反映其    土壤环境特点;每年11月至次年2月,     季风受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4分)

(3)斯里兰卡海拔2200米以下地区,海拔越高越适宜茶树生长,且品质越优,请分析其原因。(6分)

(4)在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背景下,请分析我国企业大力投资、建设科伦坡港口的区位原因。(8分)

(5)斯里兰卡茶叶生产波动性大,试指出其自然原因及可持续发展策略。(6分)

 

(1)低、小 (4分) (2)酸性、东北(冬季) (4分) (3)气候要素:海拔高,降水多,利于茶树生长;海拔高昼夜气温差异大,利于营养物质积累;海拔高云雾多,散射多,茶叶生长细嫩,品质好。地形要素:海拔高,排水优良,适合茶树生长。土壤要素:海拔高,土质疏松,透水性能较好。(每点2分,共6分) (4)斯里兰卡地处联系两大洋和两大洲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上;斯里兰卡经济对外依赖严重,需要大量进出口原料和产品;斯里兰卡地处我国进口中东石油、非洲原料,产品出口欧洲的海运生命线上;港口和基础设施建设,利于我国劳动密集型、过剩产能企业等产业海外迁移。港口建设促进我国和斯里兰卡贸易、文化旅游等的发展(每点2分,共8分) (5)波动性大原因:热带季风气候不稳定;容易引起旱涝灾害(2分) 可持续发展策略: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提升茶叶生产技术(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该地区地处热带,为低纬地区,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 (2)茶树适宜在酸性土壤生长。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东北季风。 (3)从地形以及地形对光照、热量、降水、湿度、温差等因素进行分析。海拔高,排水优良,适合茶树生长,土质疏松,透水性能较好。海拔高,降水多,利于茶树生长;海拔高昼夜气温差异大,利于营养物质积累;海拔高云雾多,散射多,茶叶生长细嫩,品质好。 (4)斯里兰卡地理位置重要,处于联系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交通枢纽位置。地处我国进口中东石油、非洲原料,产品出口欧洲的海运生命线上。港口建设促进我国和斯里兰卡贸易、文化旅游等大力发展。 (5)热带季风气候不稳定,降水年际变化大,气象灾害多发。加强农田基本水利设施建设,提高茶树生产管理水平及茶叶加工水平,有利于当地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考点:南亚气候、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港口区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淘宝网络店分布示意图,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自然条件    B.土地成本

C.科技水平    D.城市化水平

 

查看答案

耕地在国家经济发展建设中具有多种功能,如生态安全维护、国民经济贡献、基本生活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等等功能。读我国1949-2011年耕地功能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满分5 manfen5.com

 

1.1985年后出现的曲线②反映的耕地功能是

A.生态安全维护    B.国民经济贡献

C.基本生活保障    D.粮食安全保障

2.引起曲线①功能强度持续上升且跃居首位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总数巨大    B.现代农业的发展

C.大力开垦荒地    D.地理环境的变化

 

查看答案

生态环境质量反映人口、经济、环境三者的协调关系。读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轨迹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最优区域分布在

A.东部沿海地带      B.中部内陆地带

C.西北内陆地区      D.西南青藏地区

2.引起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A.防护林建设    B.气候变化

C.经济发展水平  D.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2011年逐日流量统计示意图,该流域地处

满分5 manfen5.com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江南地区

 

查看答案

城市建设深刻地改变了大自然的水循环过程。读北京土地覆盖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北京城市化过程中水量减少最明显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蒸发

C.下渗        D.径流

2.北京城市化过程中最容易诱发

A.地质灾害    B.洪涝灾害

C.风沙侵袭    D.焚风效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