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因可能遭遇台风天气,某旅行团将原计划2014年7月22日在海南岛某海边(东经ll...

因可能遭遇台风天气,某旅行团将原计划2014年7月22日在海南岛某海边(东经ll00,昼长约l3小时)观日出的时间改为2015年1月22日图示意2014年7月超强台风“威马逊”移动路径。完成以下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若台风“威马逊”保持每小时20千米的移动速度,则登陆海南岛东海岸的期可能是(    )

A.15日    B.18

C.21日    D.22日

2.当台风中心位于海南岛以东200千米的洋面时,海南岛大部分地区的风向主要是(    )

A.东北风    B.偏南风

C.西南风    D.偏北风

3.该旅行团成员2015年1月22日观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

A.5:50    B.6:30

C.6:50    D.7:10

 

1.B 2.D 3.D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时台风位于菲律宾东部,根据图中经纬度可大致判断出此地距海南的距离约为1500千米。台风移动速度为每小时20千米,由图中位置移动到海南岛东海岸大约需要三天,约在18日移动到海南岛东海岸。 2.当台风中心位于海南岛以东200千米的洋面时,风从海南岛吹向台风中心,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西北风(或偏北风)。 3.7月22日和1月22日分别位于夏至日和冬至日之后一个月,这两天的昼长和夜长恰好相反,7月22日时该地昼长为13小时,则1月22日时该地夜长为13小时、昼长为11小时,该地日出时的地方时为6:30,此时北京时间为7:10。 考点:经纬网、风向判断、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总和生育率是指该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人口总抚养比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图示意某国总和生育率和人口总抚养比变化。完成以下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2010年前后人口总抚养比有明显变化,主要原因分别可能是(    )

A.儿童减少    劳动人口增加    B.老人减少    儿童增加

C.劳动人口减少    老人增加    D.儿童减少    老人增加

2.影响该国目前总和生育率的主要原因是(    )

①教育程度提高    生活节奏减缓    生活成本上升    人的寿命延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3.未来该国人口总量变化最有可能是(    )

A.很快减少      B.缓慢增加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查看答案

受地质作用影响,湖南省张家界石英砂岩岩峰林立,安徽省黄山多球状“怪石”。下面三副图分别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张家界和黄山风光图片以及三大类岩石及岩浆之间相互关系示意图,图中a、b、c表示三大类岩石。完成以下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根据图片判断,景观图中山体岩石类型分别是图中的(    )

A.c b    B.a b

C.b a    D.a c

2.根据图片判断,形成图8山体岩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风化侵蚀、重融再生    B.岩浆活动、冷却凝固

C.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D.外力作用、变质作用

3.形成张家界的峰林、黄山的“怪石”景观的最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流水侵蚀    风化作用    B.流水堆积    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    流水侵蚀    D.风化作用    流水堆积

 

查看答案

图是我国南方某流域两时段月平均地表径流量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与a曲线比较,b曲线有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气温上升    B.降水减少

C.植被增加    D.地形趋陡

2.与a时段比较,b时段该流域(    )

A.地下径流明显减少    B.地表径流显著增加

C.流域内水循环减弱    D.洪峰径流明显减少

3.若该流域地势平坦,则一次暴雨后地表径流量(    )

A.裸地>牧草地>林地    B.裸地>林地>牧草地

C.林地>牧草地>裸地    D.牧草地>裸地>林地

 

查看答案

下面左图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图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当野生动物大迁徙到达甲地时,当地受(    )

A.西风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2.图中序号对应的垂直自然带分别是(    )

A.热带草原带    积雪、冰川带

B.热带荒漠带    高寒灌木林带

C.热带雨林带    高寒荒漠带

D.热带季雨林带    苔原带

3.形成图中同一自然带上限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地形

 

查看答案

广西漓江一般水深2-3米,鱼群丰富。但漓江中游有一处水湾,是漓江水深最大的地方,常年河水中鱼虾不见踪影,被当地渔民称为“死水湾”。经探究发现,“死水湾”水底有暗河出口,水深15米以下鱼群丰富。图示意“死水湾”分布。完成以下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死水湾”最有可能位于图中河流的(    )

A.a处西侧   B.b处东侧

C.C处南侧     D.d处西侧

2.“死水湾”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地壳断裂下陷  B.河流堆积作用

C.河流搬运作用 D.河流侵蚀作用

3.“死水湾”河段表层与底层鱼群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表层过度捕捞    B.河水表层受到污染

C.暗河带来丰富饵料    D.河底氧气较为充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