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 人口普查 大...

阅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

人口普查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亿)

10年人口  增长(%)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  口的比重 (%)

受大学教育人数 (每10万人)

城市化水平(%)

第五次 (2000年)

12.7

11.66

22.89

66.78

10.33

3 611人

36.2

第六次

(2010年)

13.4

5.84

16.60

70.14

13.26

8 930人

49.7

 

1.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的改善

B.10年期间,人口出生率下降

C.现阶段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

D.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

2.根据表中数据,不能直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A.人口素质提升明显         B.10年间劳动力比重略有增加

C.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     D.人口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

3.近几年,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现“民工荒”现象,主要原因是(    

A.适龄劳动人口比例变化不大,人数下降

B.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C.东部沿海城市产业升级,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减少

D.中西部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发展

近年来,全国多地雾霾天气频现。

 

1.B 2.C 3.D 【解析】 试题分析: 1.人口数量增长的主要是人口的自然增长导致的,故A错;由表格可知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故10年期间人口出生率下降,故B对;现阶段人口数量变化是人口自然增长导致的,故C错;目前人口任在增加,没有出现负增长,故D错。 2.由于受大学教育人数(每10万人)中人口总数在增加,故人口素质明显提升,故A对;10年间15岁-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增加,故劳动力比重略有增加,B对;表中没有显示人口移动的方向,故C错;表中显示出城市化水平在增加,故人口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故D对。所以选C。 3.由于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向中西部转移,这样导致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现“民工荒”现象故选D。 考点:人口增长,东部沿海“民工荒”的考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某地区2010年不同年龄段人口迁移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近年来,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的老龄化       B.战争及动乱

C.自然环境的改善     D.经济的发展

2.甲、乙、丙、丁四个年龄段的人口迁移中,存在明显关联性的是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乙和丁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

A.山顶昼雨少

B.河谷盆地夜雨多

C.河谷盆地日降水量变幅大

D.从河谷盆地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

2.造成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A.热力环流  B.太阳辐射

C.植被状况  D.地形起伏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所绘的“25°N附近某小区域示意图”,为正确标注该图的指向标,同学们测得O城6月7日日出、日落分别在X、Y方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图的指向标是(    )

满分5 manfen5.com

 

2.河流YO段的流向为(    )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西南流向东北

C.由东南流向西北 D.由东北流向西南

 

查看答案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下列关于图中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

C.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D.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2.若M点位于大陆西岸,则下列四幅图中表示M地气候特征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的是(    )

A.下渗    B.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2.该类房屋的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

A.补充城市地下水    B.减缓城市内涝

C.缓解城市缺水      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