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Z为世界旅游名岛,岛上居民采用古老...

2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一:Z为世界旅游名岛,岛上居民采用古老的传统生产方式种植200多种本地土豆。Z岛农业系统因土豆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和种植方式的独特性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材料二:土豆为喜光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喜水分多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

材料三:将土壤堆高起垄,于垄中播种土豆,再覆盖枯草。这是Z岛传统种植土豆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四:近年来,Z岛有居民购买农业机械,为发展土豆制品产业而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的土豆。

(1)根据土豆生长习性推断Z岛土豆主要种植区的位置,并说明你的理由。(8分)

(2)分析Z岛传统种植方式对土豆生长条件的改善作用。(10分)

(3)你是否赞同Z岛大规模发展土豆制品产业,请说明理由。(10分)

 

(1)东部(岛屿东部)①位于西风背风坡,日照时间较长;②受沿岸寒流影响较小,气温较高;③人 口密度大,有机肥多 (2)①(覆盖枯草能)减少昼夜温差,保持地温稳定;②利于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证土壤水分充足);③(枯草腐烂后能)增强土壤透气性;④增加土壤有机质(肥);⑤(通过垄沟排水,)避免渍水;⑥减少垄上杂草生长(避免杂草与土豆争水争肥) (3)观点一:赞同。理由: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不赞同。理由:使(Z岛)土豆遗传资源减少,不利于(Z岛)传统种植方式的保护,有碍(Z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 (1)土豆为喜光作物,喜水分多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应种植在降水少的地区,图示区域为南美南部西岸,终年受西风带控制,该岛东部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日照时间较长,所以Z岛土豆主要种植区应该在岛屿东部。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来分析。找出材料三中具体措施对水、热、气、肥等的影响。覆盖枯草能减少昼夜温差,保持地温稳定,利于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枯草腐烂后能增强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有机质,通过垄沟排水,避免渍水。 (3)本题为开发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论证能力。如果赞同,可以从经济和社会效益来论证。如果不赞同。可以从材料一找答案,不利于(Z岛)传统种植方式的保护,有碍(Z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28分

满分5 manfen5.com

(1)与乙国比较,甲国的气温年较差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原因。(8分)

(2)试简述图中M、N两河的主要补给类型,并分析由此而造成的两河水文特征的差异。(10分)

(3)M河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___,试分析种植该作物有利的自然条件。(10分)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貌类型,读图,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地区是(    

满分5 manfen5.com

A.       B.

C.        D.

 

查看答案

图“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2.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优势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查看答案

下图中n和n+4为两个不同纬度,读图完成下列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温线的温度

B.受乙系统影响甲地吹偏北风

C.河口处右岸堆积作用明显

D.甲地受洋流影响,降温减湿

2.有关该河流水文特征和开发利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A处河流的含沙量比B处大

B.B处因流速慢常形成冲积扇

C.A处在开发中易产生水污染问题

D.B处以下河段适宜发展航运和灌溉

 

查看答案

沙漠地区的湖泊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图为我国某湖泊周边环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   

A.草甸、半固定沙丘、移动沙丘

B.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

C.移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

D.草甸、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

2.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A.东南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