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8分)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开发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有...

(28分)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开发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材料一:左图是我国北方苹果优势产区分布图;右图是A地某村优质苹果分布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21世纪初,B地不断改善投资的硬环境(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软环境(政策、文化、制度等),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从而吸引了A地的资源加工和电子装配等企业迁入。

(1)A地区冬季盛行      风,冷气团经过      海时获得一定的水汽,A地位于山东半岛丘陵的      坡,降雪频繁,素有“雪窝子”之称。(6分)

(2)淮河是我国洪涝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因为该河流流域降水集中在           季,支流众多,汇水量大,流经         (地形)地区。(4分)

(3)A、B两省都是我国苹果生产大省,由于自然条件差异,B地苹果在外表色泽上呈全红,而A地苹果呈片红外表,但A地苹果有较高的含水量,使其口感更清脆。与B地相比,请简述A地苹果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8分)

(4)分析B地吸引A地企业迁入的原因,并简述企业的迁入对B地发展的影响。(10分)

原因:(4分)

影响:(6分)

 

(1)偏北风(西北风) 渤 迎风(6分) (2)夏 平原(4分) (3)①A地位于沿海丘陵,B地位于内陆高原;②夏季降水及年降水量较多;③光照较弱;④昼夜温差较小;⑤土层较薄。(8分) (4)原因:①B地位于黄土高原,煤炭等资源丰富;②有大量廉价劳动力;③改善投资环境,对劳动力进行培训,降低了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因此吸引了A地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的迁入。(4分) 对B地发展的影响:①调整了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变);②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③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人们收入水平);④加快了城市化进程;⑤企业的迁入也导致工业“三废”排放大量增加,加重环境污染。(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A地位于山东半岛,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夏季受东南风影响。A半岛位于渤海沿海,冬季西北风,从渤海吹过,带来丰富水汽,受地形影响,降雪较多。 (2)淮河流域的降水主要集中在我国夏季,流经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支流较多,易发生洪涝灾害。 (3)A地位于沿海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多,故光照较弱;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昼夜温差较少,不利于有机质积累,该地区土壤较薄。B位于内陆高原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品质优良。 (4)B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低,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低;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从而吸引企业到该地投资。大量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到带地投资建厂,改善了当地的产业结构,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增加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促进该地区城市化的发展;但大量工业进入也会导致工业三废增加,加重环境污染。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河流和工农业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2011年2月下旬以来,中国以海陆空三种方式从甲国撤离数万名工人,被称为“史上最大海外撤离行动”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中非进出口贸易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1)中国从甲国撤侨主要借道甲国的邻国。图中A城市(约北纬31°,东经29°)是该邻国最大海港,其对跖点是                          ,第一批侨民从该城市返航北京时,当地时间(区时)为2月23日13时25分,此时北京时间是                           ,此时汕头的气候特点是           (6分)

(2)根据材料二,冬季时,赤道以南的非洲卡拉哈里沙漠增温强烈,赤道低气压东段南移到南半球,但是西段仍停留在10°N沿海陆地,西段未南移是因为                                 (4分)

(3)刚果河附近的几内亚湾海水存在一层浅浅的“温跃层”(界于上、下水层之间、深度通常不及30米水层,通常因海水温度、盐度存在垂直差异造成的),请简析为什么存在上下水层。(10分)

(4)根据材料三,近年来,中国对非洲的投资逐渐加大,成为中、非贸易的新亮点。请简述中非经贸合作的互补性。(8分)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企业在四地生产同一种产品成本结构比较图,在四地中,距市场最近的可能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查看答案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15至64岁)数的比值。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就会带来人口红利,反之就没有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消失会减缓经济增长的速度,日本就是一个例子。为应对人口抚养比转变产生的影响,日本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调整生育政策   ②输出国际劳工   ③提高消费水平   ④推迟退休年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2014年5月21日,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30年的《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合同》。从2018年起,俄罗斯将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中俄天然气合作,对于中国的意义表现在(    )

A.加快远东地区油气资源开发

B.消除环境污染

C.促进能源进口多元化

D.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查看答案

某地终年盛行西风,下表为该地气候资料,在该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C

13.6

14.3

12.1

10.1

8.8

6.7

6.8

7.8

9.6

11.6

13.6

13.4

降水mm

90.1

93.3

98.9

143.3

234.1

234.8

228.7

208.5

145.9

120.9

119.1

103.1

A.热带种植园农业       B.乳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