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此图为_____锋示意图,A、B两地中_____地将有锋面经过,锋面经过时,该地多出现_____性降水。该降水位于锋_____(填“前”“后”)。
(2)锋面过境后的天气为_____ 。
读图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干旱缺水山区占100多万平方千米。特别是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紧缺,约有3420万人饮水困难,该区域内有一半多的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达2350万人。为了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国家水利部已初步计划今后十年内在西部修建小、微型集雨工程1700万处,预计可以解决或改善2000万人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4000多万亩(15亩=10-2平方千米),人均收入增加500——1000元。
(1)从干湿地区看,西部地区大部分属于____ 区。
(2)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① 我国西部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 ,其环节主要由图中字母____、____、____构成。
② 国家水利部集雨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___ 环节施加影响,在图中用字母____表示。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___ 。
③ 各水循环环节中,能够对F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环节字母是____,能使F储水量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
读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填出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① ;② ;③ ;
A ;B ;C ;
D 。
(2)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是夏季 ,冬季 。
(3)30°N——40°N大陆西岸,冬季受 控制(填字母或数字序号)。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这一天的日期是______前后。
(2)比较该日A、D、E三点的昼长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B是_________线(晨,昏)。
(4)这一天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
(5)此时C地的地方时是____时,C地日出时间是___ 时,E地的昼长是___小时。
(6)此日后三个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
B.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C.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读“极点太阳照射投影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图甲是以________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此时地球可能处在图乙所示的________位置附近。在未来一个月内,公转速度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D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__移动。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