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45°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下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1.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大气环流
C.纬度位置 D.洋流
2.该区域位于( )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D.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3.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草原
下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1.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桂 ⑤新 ⑥内蒙古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⑤⑥
2.图中( )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 B.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C.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下图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1.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
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
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
C.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沙量年份逐一对应
D.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大于径流量的变化率
2.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 )
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
B.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C.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
D.水资源总量呈波动式下降
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④地 B.③地
C.②地 D.①地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B.湖泊分流
C.河谷变宽 D.湖水补给量减小
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1.据上图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①→②→④→③ D.③→①→②→④
2.下列气候统计图中,反映了上图中K城市气候特征的是( )
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下图表示“北半球向北的热量输送随纬度的变化”。回答下面各小题。
1.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
C.气压带季节性移动 D.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
2.曲线①、②、③代表的热量输送分别是( )
A.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
B.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
C.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
D.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