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AB、EF分别是半个晨昏圈和半个经线圈,AB、EF相交于O点且平面垂直,O是它们...

AB、EF分别是半个晨昏圈和半个经线圈,AB、EF相交于O点且平面垂直,O是它们的中点,P是EF上的最南点。读图,完成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若OP间的纬度差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则(    

A.F在O点正南方位        B.B在O点正北方位

C.A在F点东北方位        D.E在P点正南方位

2.若OP间的纬度差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则(    

A.A地昼短夜长、B地昼长夜短

B.E地和F地昼夜等长

C.E、F两地昼长均达到一年中最大

D.太阳直射在回归线上

3.一年中,O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可达(    

A.0°               B.23°26′

C.46°52′          D.90°

 

1.B 2.D 3.C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示AB、EF相交于O点且平面垂直,O是它们的中点, O是晨昏线与经线圈的交点,O、P分别是AB、EF的纬度最高点,即O点为晨昏线的最高纬度,而P点为极点,A、B点均位于赤道上,可判断P点为南极点。OP间的纬度差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时,表示晨昏线与极圈重合,为二分日,F在P的正南;E在P的正北;则B在O的正北。选B正确。 2.即O点位于极圈时,表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回归线上,则A、B点昼长相等,A错,D正确;E地和F地不在赤道上,不可能昼夜等长,B错;E、F两地中有一地在南回归线上,昼长可能是一年中最大,但不是两地,C错。选D正确。 3.O点即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位置,它的纬度范围在极圈和极点之间,一年中,O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时,夹角是23°26′,即它的纬度是极圈,其正午太阳高度是46°52′。选C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对比(   

A.甲地冬季风力大于乙地                B.甲地夏季风力大于乙地

C.甲乙两地夏季风力相等                D.甲地夏季风力小于乙地

2.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已知乙地冬雨率高于甲地,主要是因为其(    

A.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                  B.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时间长

C.受暖流时间长                        D.位于山地迎风坡

3.该区域冬雨率过高,则(    

A.年降水总量大                        B.冬季洪涝灾害严重

C.植被耐旱性较差                      D.气温年较差大

 

查看答案

艾比湖位于准噶尔盆地海拔最低处,为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处。读图A艾比湖流域示意图、图B艾比湖周边示意图,回答下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现今艾比湖湖水的补给和湖泊类型是(      )

A.受b、j、k河直接补给,为淡水湖

B.受b、j、k河直接补给,为咸水湖

C.受b、j河直接补给,为淡水湖

D.受b、j河直接补给,为咸水湖

2. b、k两河河口三角洲位置自1966年至今的变化趋势是(    )(注:前移、后退均针对河流流向而言)

A.b河、k河三角洲位置均前移

B.b河、k河三角洲位置均后退

C.b河三角洲位置前移、k河三角洲位置后退

D.b河三角洲位置后退、k河三角洲位置前移

3.艾比湖萎缩,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是(     )

A.空气质量提高                    B.生态系统不稳定

C.湖水下渗,地下水增多            D.含盐粉尘减少

 

查看答案

森林界限简称林线,是指高纬度或高山地区,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图是我国林线海拔高度分布图,读图,回答第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

C.夏季风         D.海陆位置

2.关于我国林线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林线高度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我国林线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海南省

C.藏南林线海拔高与西南暖湿气流有关

D.西北林线比东北高主要是因为西北干旱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相关数据比较表(mm)”,回答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从表中数据推断该城市中心区最易发生(    

A.热岛效应         B.地下水缺乏

C.内涝积水         D.干岛效应

2.导致该城市中心区和郊外平原区“转化为径流降水量”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城市中心区(    

A.降水量少              B.硬化地面增加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水资源利用率低

3.下列措施对缓解两地 “转化为径流降水量” 的差异作用不大的是 

A.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B.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

C.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D.限制城市建筑物的高度

 

查看答案

图是2014年国庆长假期间不同城市高速公路拥堵所花时间和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统计图。读图,回答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拥堵“痛苦指数“最低的城市是(   

A.重庆            B.西安

C.南京            D.成都

2.北京、上海与其他城市相比,拥堵所花时间和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都较高,其原因可能是(     

①人口众多 ②交通通达度高  ③长期拥堵已成习惯 ④基础设施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