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 共9分) 材料一 下图为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 共9分)

材料一 下图为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 马赛人是东非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一年中的游牧路线的最南端在坦桑尼亚的多多马(6°10′23″S,35°44′31″E),最北端在肯尼亚的基塔莱(1°01′N,35°00′E)。下表和下图分别示意多多马和基塔莱的气候类型和降水资料。

 

 

气候类型

干季

湿季

多多马

热带草原气候

5~10月

11月~次年4月

基塔莱

11月~次年3月

4~10月

 

满分5 manfen5.com

 

(1)说出非洲南部大陆东岸与西岸年均温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3分)

(2)判断M地的气候类型并简要分析其成因。(3分)

(3)马赛人一年中游牧的位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试分析其原因。(3分)

 

(1)东岸比西岸气温高。东岸受暖流影响,气温高;西岸受寒流影响,气温低。 (2)热带草原气候。地处热带,全年气温较高;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多,形成湿季;冬半年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少,形成干季。 (3)马赛人5~10月往北迁移,11月~次年4月往南迁移。原因: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经过的地区分别是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该气候区干、湿季依次交替,干季时草原一片枯黄,湿季时草原一片葱绿;5~10月是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11月~次年4月是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马赛人总是迁徙到草原葱绿的地区。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和数值变化,可知东岸比西岸气温高。非洲南部大陆东岸与西岸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是沿岸洋流的性质不同,东岸受暖流影响(马达加斯加暖流),暖流有增温作用,所以气温高;西岸受寒流影响(本格拉寒流),寒流有降温主要,所以气温低。 (2)根据图中M地的气候资料分析,最低气温在150C以上,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分为干湿两季,应是热带草原气候。从位置分析,M地地处热带,全年气温较高,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多,形成湿季;冬半年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少,形成干季。 (3)马赛人一年中游牧位置的变化应该是随草原的草类枯荣变化而变化。从材料二可以看出,5~10月是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11月~次年4月是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马赛人总是迁徙到草原葱绿的地区。所以马赛人5~10月往北迁移,11月~次年4月往南迁移。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 共6分)

 

满分5 manfen5.com

 

(1)字母C表示的地形部位为_________。

(2)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__________。

3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_________山顶。

4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___________支流。

(5)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①②中,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图中R河是内流河,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R河流经的甲平原是所在国政治、经济的核心区域,人口约1亿。

(1)比较X、Y两地年积雪期的长短,并说明原因(4分)

(2)分析该国在甲平原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的主要原因(4分)

 

查看答案

阅读有关青藏高原地区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  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图。

 

满分5 manfen5.com

 

注:干物质是指有机质在60~90的恒温下,充分干燥,余下的有机物的重量,是衡量植物有机物积累、营养成分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

(1)据图判断该地城市和旱作耕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

(2)由材料二可知,4~6月平原地区(山东禹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多于高原,分析其原因而最终高原小麦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分析其原因(5分)

 

查看答案

下面左图中为一张长12米、宽4米的大网,网的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右图为南美洲部分国家图,读图回答下题。

 

满分5 manfen5.com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甲、乙两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H)在一年中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甲、乙两地的纬度值可能是(     )

A.20°N、20°S                           B.10°S、30°N

C.27°N、13°S                          D.15°S、25°N

2.依照上题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B.时之后,乙地昼长短于甲地

C.时之后,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地  

D.时之后,乙地昼长开始变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