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下图示意的Q湖流域位于北纬36015′-38020',和东经97050′,-101020′,之间,海拔3192-5174米。据最新卫星资料监测表明,近十几年来,Q湖面积变化趋势是先减小后增大,以2004年为分水岭,2004年面积最小,2005年开始湖水面积逐年增大,而且这种增长已经持续保持8年。科研工作者经过多方面资料分析,对Q湖的水量要素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见下表)。
表:Q湖流域水量要素变化趋势预测
年份 | 气温℃ | 湖面降水 (㎜) | 湖面蒸发(㎜) | 地表径流(㎜) | 地下径流(㎜) | 湖泊水位(m) |
2010 | 1.11 | 413.39 | 966.73 | 401.92 | 149.24 | 3192.80 |
2020 | 1.48 | 407.29 | 975.24 | 397.72 | 153.67 | 3192.66 |
2030 | 1.86 | 401.13 | 983.77 | 390.24 | 157.63 | 3192.35 |
2040 | 2.23 | 394.97 | 992.33 | 382.75 | 161.60 | 3191.87 |
2050 | 2.60 | 388.82 | 1000.91 | 373.26 | 165.58 | 3191.22 |
(1)据上图,概述Q湖流域的地势特征,并指出Q湖水补给的主要类型。(8分)
(2)依上表,说明未来几十年Q湖面积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10分)
(3)简要说明加强Q湖流域湿地监测研究的重要性。(6分)
读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该区域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为( )
A.海陆分布与纬度
B.海陆分布与洋流
C.地形地势与降水
D.盛行风向与植被
2.该区域沿海地区的自然景观应为( )
A.沼泽 C.草原 B.沙漠 D.森林
3.甲城市在12月22日,最可能( )
A.夜长大于昼长 B.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C.昼夜时间等长 D.正午产生的日影最长
人们的日常社会活动行为主要涉及通勤、购物、闲暇等,这些活动行为具有一定目的指向性和行为空间的变化。读我国中部某地区乡镇农户购物行为的圈层结构演变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从1998年到2008年,该地的农户商品购物( )
A.购物的离家距离加大
B.4-8千米购物人数比例逐渐增加
C.购物活动集中在2.5千米地段
D.形成了有梯度的圈层结构
2.1998年和2008年,该地的农户所购置的商品为同一种类型,该类商品最可能为( )
A.日常用品类 B.交通工具类
C.建筑材料类 D.家用电器类
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利用的能源中,属于太阳辐射能的是( )
①太阳能热水器 ②用煤、石油发电 ③用潮汐能发电 ④建设核电站
A.①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下图所示的L区域,在地图上形似香蕉(彩色图上饰以欧盟的标志色一蓝色),所以,在欧洲被称为“蓝色香蕉”地带。该区域范围涉及到多个国家,是欧洲人口、金融和工业最集中的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带成为欧洲经济发达核心地带,对其优势区位条件概括合理的是( )
①地理位置优越,地域联系紧密,协作条件好
②河网密布,水能丰富,环境优美
③人口密集,城市集中,人力资源丰富
④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便利,体系完整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该地带也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其主要的农业类型为( )
A.大牧场放牧业和林业
B.水稻种植业和园艺业
C.乳畜业和小麦种植业
D.玉米种植业和渔业
我国某大都市(地理坐标:115.70E-117.40E, 39.40N-41.60N)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仅占全市面积不到8%的中心城区建成区中集聚了全市接近80%的常住人口(下图所示)。据此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城市人口分布如此不均衡,除欠合理的城市发展方式外,另一主因是( )
A.制造业与矿业资源分布不均衡
B.绿地与湿地资源分布不均衡
C.教育资源与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
D.优质水源地与境内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
2.该城市应是( )
A.重庆 B.上海 C.天津 D.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