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降水较少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

2.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3.丁省与丙省相比(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 

C.第一产业比重小               D.第三产业比重小

 

1.B 2.A 3.D 【解析】 试题分析: 1.甲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乙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根据两类气候特征的差异,结合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可知:甲区域比乙区域气温低作物生长期较短,降水较少。甲区域纬度高加上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更大,年较差日较差都比乙区域大,气候的大陆性较强。故选B 2.水稻土主要分布在南方水稻种植区,因特殊的反复泡水耕种耕作方式而形成的人工土壤,结构合理,上层疏松下层板结,有机质含量较高,是一种肥沃的土壤,A正确;乙区域人口稠密,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河网密布耕地不集中,BC错;耕地中水田所占比重大,D错。 3.丁省是青海,是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人口相对较少,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丙省是山东,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周密,公路铁路运输发达;经济发达地区地区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所以丁省(青海)与丙省(山东)相比第三产业比重小。故选D。 考点:该题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图甲)和该地区1976年—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1.有关图甲所示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地区地形以低山为主            B.该地区聚落主要沿交通线分布

C.乙城市可发展为交通枢纽城市      D.甲城市适合发展钢铁工业

2.从图乙中无法看出的是(    )

A.第二产业比例变化最小                    B.第三产业比例增速最快

C.第二产业比例最大                        D.第一产业产值下降

 

查看答案

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     )

A.同属温带地区      B.气候的大陆性强  

C.同属东部季风区    D.都是平原地区

 

查看答案

区域的特征有(    )

①整体性 ②差异性         ③独立性 ④开放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不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问题的是(   )

A.环境污染严重                                       B.产业结构单一

C.失业人率高                                          D.城市化速度过快

 

查看答案

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