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12分)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

(12分)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根据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阶段Ⅱ成果

(1)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气候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

(2)该区域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友情帮助: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研究。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推断该区域为我国的           地区。(2分)

(2)比较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完成下表。(4分)

比较要素

该区域

长江三角洲地区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典型土壤

 

水稻土

工业特征

重工业为主

 

农业发展最有

利的自然条件

 

水热充足

(3)该区域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2分)

(4)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荒地保护工程的实施,该区域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请你为该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①                                      。 (4分)

 

(1)东北(2分)   (2)见表格 (4分) 比较要素 该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典型土壤 黑土 工业特征 轻重工业并重,综合性强 农业发展最有利的自然条件 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 (3)人口密度小,耕地面积广(2分) (4)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量: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改善耕作制度,加强黑土培肥和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坚持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促进珍贵树种更新。(任答二点均可,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说明该区域纬度高,南北夸度较大,在我国北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有山有水,平原广阔,土地肥沃,这是东北地区的典型特征。 (2)根据东北和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阶段Ⅱ成果可以分析两地自然地理特征;东北是我国重工业基地,长三角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所以轻重工业并重,综合性强;农业发展最有利的自然条件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来比较,东北纬度高,热量条件差,但地形土壤有优势,平原广阔,有肥沃的黑土,所以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长江三角洲纬度低,属亚热带,水热充足。 (3)粮食商品率比较高,说明人均粮食生量高,这又和人口与土地有关。东北开发较晚,加上气候寒冷,尤其是三江平原生活条件比较恶劣,人口稀少,而平原广阔,耕地多。该区域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人口密度小,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 (4)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从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考虑,农业不仅要增产,还要增效,农民要增收,同时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农业要增产,既然不能扩大耕地面积就只有增加单位面积产量,那就要提高农业技术,增加科技投入,改良耕作制度;农业要增效,农民要增收,就要提高经济效益,根据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的差异,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东北有我国重要的湿地和最大的原始森林,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要利用好更要保护好。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亚马孙流域分布着面积很广的雨林,回答下列各题。

1.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暖流的影响大

③受寒流的影响大         ④纬度低,热量充足      ⑤陆地面积宽广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2.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A. 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C. 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 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3.亚马孙雨林破坏严重,关于破坏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度的迁移农业                   B.商业性伐木

C.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D.建立自然保护区

4.对于雨林的未来,应坚持的观点是

A.一边开发,一边保护           B.首先开发,再作保护

C.保护第一并进行保护性开发     D.不能开发,禁止人类在林区任何活动

 

查看答案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回答下列各题。

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耕作方式

2.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抓好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

 

查看答案

读“黄河干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A附近河段的水质要好于B附近河段,原因可能是

A.A河段附近农耕区农业用水量大

B.B河段支流多,A段支流少

C.A河段径流量大,工业污染少

D.B河段流域年蒸发量大于A河段

2.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

A.都以土地荒漠化为主

B.都以水土流失为主

C.甲以荒漠化为主,乙以水土流失为主

D.乙以荒漠化为主,甲以水土流失为主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字母A、B表示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A.秦  岭      渭河谷地

B.贺兰山      宁夏平原

C.横断山      雅鲁藏布江谷地

D.祁连山      河西走廊

2.在图中字母B所在地区进行农业活动时,应当注意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问题         B.石漠化问题

C.环境污染问题         D.次生盐碱化问题

 

查看答案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下列各题。

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2.对1985年与2005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城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