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福建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该省一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福建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该省一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兴趣小组采用“立竿测影”方法(如上图)测定该岛经纬度,必须观测和记录的数据(当天太阳直射点纬度与竹竿长度已知)是

A.北京时间、竿影长度            B.竿影长度、竿影方位

C.竿影方位、北京时间            D.白昼长度、太阳高度

2.该岛植被主要以草类为主,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可能是(  )

A.光照          B. 气温           C.水分         D.地热

3.1个月后,兴趣小组再次登岛,发现该日的日落时刻与上一次相同。那么,该日的日期可能是

A.5月21日      B.6月7日       C.7月8日      D.12月7日

 

1.A 2.C 3.C 【解析】 试题分析: 1.兴趣小组必须要记录最短的竿影长度,这样才能根据竹竿和竿影的长度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角,进而计算出当地的纬度;此外,还要记录最短的竿影出现的北京时间,这样才能根据当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差值,计算出该岛的经度。 2.该岛屿属于福建省管辖的区域,福建省在亚热带地区,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而该岛植被以草类为主,说明导致此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应是水分。 3.日落时刻与上次相同,即太阳直射点仍位于上次所在的纬线上。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可知,任何一地,一年内总有两天的日出日落时刻相同,这两天关于二至日对称。根据“一个月后”可知,7月8日和6月8日大致关于夏至日对称,选C。 考点:地球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世界某区域某月盛行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示风盛行时(   )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            B.好望角炎热干燥

C.北印度洋洋流自西向东流          D.夏威夷高压处于最强盛时期

3.图中④地的风(   )

A.能发展成为台风               B.使澳大利亚北部地区进人旱季

C.为巴西高原带来降水           D.与影响南亚的西南季风成因相同

 

查看答案

下面两图分别是是我国公路、水运、铁路、民航货运周转量与客运周转量所占百分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按W、X、Y、Z顺序分别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公路、民航、铁路、水运              B.铁路、公路、水运、民航

C.水运、公路、铁路、民航      D.公路、铁路、水运、民航

2. 导致X运输方式的货运和客运周转量,1996年比1985年明显增长的原因是(   )

A.高速公路里程大幅增长     B.铁路全面提速

C.民航机场数目增加      D.水运条件明显改善

 

查看答案

下图中,a、b为等高线,c、d、e为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对图中地理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B.图中湖泊是外流湖

C.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关系为c<d<e      D.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关系为a<b

2.未来一两日,该湖泊经历的天气变化最可能是

A.转阴雨,气温降低        B.阴转晴,气温升高

C.阴转晴,气温降低        D.转阴雨,气温升高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B. 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C. 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D. 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

2. 若图示河流长度为153千米,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A. 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B. a b c三地自然带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水分

C. a河段以沉积为主,b河段以侵蚀为主   

D. 甲可能是夏季风,不可能是台风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图中河流所属于水循环的哪个环节(1分)。分析图中③处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并简述由此体现出的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分)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被严重破坏。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4分)

(3)煤矿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法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若图中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请判断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区,并说明原因。(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