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潮之一,其湖底比东侧大堤外的平原高出数米,称为“悬湖”。历史上,洪泽湖上游的淮河流域多次发生洪涝灾害。下图示意洪泽湖及其相关水系的分布。
(1)分析洪泽湖成为“悬湖”的原因。(6分)
(2)分析洪泽湖上游的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10分)
下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中甲地未来几天经历的天气变化。 (6分)
(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 (8分)
读某区域2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海区等温线比B海区等温线稠密,主要原因是( )
A.寒流流经 B.寒暖流交汇 C.暖流流经 D.冬季风南下
2.图中B、C、D海区沿岸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温带海洋、热带沙漠、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B.温带大陆、热带草原、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热带草原、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式、热带沙漠、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下图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和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的洋流与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
A.④ B.③ C.② D.①
2.关于甲处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风海流 B.利于沿岸热带荒漠的形成
C.利于沿岸渔场的形成 D.属于水平补偿流
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
A.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C.降水集中于5、6月份 D.位于干旱地区
2.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
A.植被覆盖率高,下渗增多 B.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减少
C.人口增多,用水量大 D.水土流失严重,地下径流减少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
2.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