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潮之一,其湖底比东侧大堤外的平原高出数米,称为“悬湖”。历史...

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潮之一,其湖底比东侧大堤外的平原高出数米,称为“悬湖”。历史上,洪泽湖上游的淮河流域多次发生洪涝灾害。下图示意洪泽湖及其相关水系的分布。

满分5 manfen5.com

(1)分析洪泽湖成为“悬湖”的原因。(6分)

(2)分析洪泽湖上游的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10分)

 

(1)植被破坏(砍伐、过度开垦),导致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沙量大;向下流经平原,流速变缓,泥沙沉积;湖泊东侧,加固大堤,河床抬升。(6分) (2)夏季降水多,河流流量大;支流多(集中于北部),流域面积广;河流泥沙含量大,易产生淤积,河床抬升;下游流经平原,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洪泽湖成为地上悬湖,水位高,降低了上下游之间的落差,水流变缓。(10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悬湖”指湖底地势高于周围地区,其原因是泥沙沉积,所以要联系影响河流泥沙沉积的因素去分析原因。洪泽湖流域砍伐、过度开垦,所以使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使河流泥沙含沙量增大;流经平原地区,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又因湖泊东侧,加固大堤,使泥沙不断沉积,河床不断抬高,进而形成“悬湖”。 (2)洪涝灾害是因水多,而低洼积水形成的。所以从水量分析,夏季降水多,河流流量大;支流多(集中于北部),流域面积广,因此水量大;从排水条件分析,河流泥沙含量大,易产生淤积,使河床抬升;下游流经平原,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洪泽湖成为地上悬湖,水位高,降低了上下游之间的落差,水流变缓,因此有积水不能排除,而易形成洪涝灾害。 考点:洪涝灾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描述图中甲地未来几天经历的天气变化。  (6分)

(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  (8分)

 

查看答案

读某区域2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A海区等温线比B海区等温线稠密,主要原因是(  )

A.寒流流经  B.寒暖流交汇    C.暖流流经    D.冬季风南下

2.图中B、C、D海区沿岸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温带海洋、热带沙漠、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B.温带大陆、热带草原、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热带草原、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式、热带沙漠、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查看答案

下图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和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甲处的洋流与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

A.④    B.③    C.②    D.①

2.关于甲处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风海流    B.利于沿岸热带荒漠的形成

C.利于沿岸渔场的形成    D.属于水平补偿流

 

查看答案

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

A.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C.降水集中于5、6月份                       D.位于干旱地区

2.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

A.植被覆盖率高,下渗增多                  B.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减少

C.人口增多,用水量大                D.水土流失严重,地下径流减少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

2.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