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态调查小组对某区域进行了生态调查,其地表植被状况如右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最可能形成该地这种生态特征的人类活动是
A.滥采矿产 B.滥伐森林
C.过度放牧 D.滥垦耕地
2.该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云贵高原 B.江南丘陵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A、B分别是黄土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①、②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A.①为能源,②为技术 B.①为资金,②为劳动力
C.①为技术,②为资金 D.①为信息,②为零部件
2.若①为钢铁厂,其转移对A、B两地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
A.A地就业机会增多 B.加快B地工业化进程
C.促进A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 D.带动B地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迅速发展
下图为“江苏某市1998~2008年三次产业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该市产业结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B.第一产业产值持续减少
C.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 D.第一、二产业比重差距不断缩小
2.这一时期该市人地关系特征可概括为
A.低水平协调 B.初显不协调
C.高水平协调 D.严重不协调
读图,回答问题。(11分)
(1)从全球范围看,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递减。(2分)
(2)①处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且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_____________(高或低),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分)
(3)②③④三处的等温线均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纬或低纬)弯曲,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分)
(4)南北半球的等温线相比较,南半球的等温线相对较_________(弯曲或平直),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分)
读亚洲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试简述亚洲的主要地势特征。(2分)
(2)判断图中C、D两地的气候类型、特点以及形成原因。(12分)
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按要求填写地理事物的名称(3分)
岛屿A____________,海峡C_______ ____,半岛D______ ____。
(2)该国的传统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和 的狭长地带。(2分)
(3)在经济发展中,该国面临的(2+3分)
不利条件是
有利的条件是
(4)A岛附近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