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西藏墨脱,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与印度毗邻,被誉为“世界最后秘境”。墨脱四季如春,境内风景如画,瀑布众多。墨脱是我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通往墨脱的主要古道有四条:一由米林县派区翻多雄拉至墨脱;二由波密县大兴越金珠拉至墨脱;三由波密县翻索瓦拉至墨脱;四沿帕隆藏布、雅鲁藏布至墨脱。前三条古道都要翻越4000多米的高山隘口,冰冻封雪,每年只能通行两三个月。而沿江一线,虽不翻雪山,但要通过大峡谷,道路更加险要。2010年12月15日10时,耗时24个月的扎墨公路嘎隆拉隧道爆破成功,标志着墨脱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全部贯通。
材料二
材料三 扎木和墨脱气候资料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墨脱为什么成为“世界最后的秘境”?(3分)
(2)墨脱以瀑布众多著称,请分析该地瀑布众多的原因?(3分)
(3)比较墨脱与扎木气温的差异,并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4分)
(4)试分析扎墨公路通车后对墨脱的有利影响。(4分)
读下列图和材料,完成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
材料二 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1)每年初冬和早春,黄河在P河段会发生河水暴涨,漫过大堤的现象, 甚至决堤泛滥。简述P河段出现该现象的原因。(2分)
(2)简要分析宁夏Q地与法国R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及原因。(4分)
(3)与法国葡萄园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4分)
(4)贺兰山被称为Q地所在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4分)
读图回答小题。
假设图中的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正东移动,符合甲地在未来30小时内天气变化特点的是
A.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 B. 气压降低,风力减弱
C. 风力增强,气温上升 D. 风力增强,天气转阴
下图为位于42°N附近的我国某山地北坡自然带谱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山地为
A.天山 B.小兴安岭 C.长白山 D.阴山
2.关于a、b两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湖的形成原因与贝加尔湖相同
B.b河流经沙漠地区,流量小
C.b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a湖
D.b河有春汛与夏汛
下图拍摄于某山(75°E,72°55′S)的山麓,该地全年以偏东风为主。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形成图中岩石形态的外力作用有
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B.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C.地壳抬升、风力作用 D.流水作用、风力作用
2.下列有关该山所在地区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地表水运动速度慢,有利于其下渗
B.形成降水的水汽多来自于大陆内部
C.地表水缺乏,沙漠广布
D.年降水量少,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
下图为“某大陆西侧海面平均水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共15分)
(1)此海区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
(2)用洋流符号(暖流→,寒流)在图上画出该海区洋流的分布;如果该海域位于东北太平洋,则这两支洋流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图中A处以北的沿海地带为________气候,附近的洋流对该气候的形成起了________作用。
(4)地球上具有此种分布模式的海区是(双选) ( )。
A.欧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B.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C.非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D.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5)图中A附近的海域是否会形成世界大渔场?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