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甲、乙两地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 A、B两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 甲半岛分布着奇特的火山地貌和多式多样的泉,沿半岛的山脉链分布着100多座火山。半岛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与气候有很大关系,半岛内有海运、航空、公路,承担着半岛全部的客运、货运,至今半岛内还没有铁路。
(1)简析7月份乙岛东部沿海多大雾天气的原因。(6分)
(2)比较分析甲、乙两地的地形差异及原因。(8分)
(3)从气候角度说明甲半岛境内、境外旅客运输主要的方式及原因。(4分)
(14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 A、B两城1971-2011年气候资料图
(1)简析A城与B城的气温差异。(4分)
(2)指出B、C、D三处哪处最适合建大坝,并说明理由。(6分)
(3)简述水库建成后对当地水循环可能造成的影响。(4分)
(18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0月我国东部沿海形成秋季罕见的“双台风”效应,华东遭受了严重的风雨影响,使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告急,“城市雨涝”再次成为网络热议话题,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10月份某日某时刻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材料二 10月份浙江某地连续几天的气温变化情况
材料三 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1)简析此时马六甲海峡海水的流向。(4分)
(2)根据材料,判断“双台风”开始影响我省某地的时间并说明理由。(8分)
(3)城市内涝与水循环的哪个环节关系最为密切,并据此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6分)
下图中,OA、OB、AB分别为赤道、经线、昏线,0为赤道上任意一点。回答下列各题。
1.夏至日OB最短距离最大时,O点地方时为
A.6时 B.12时 C.18时 D.24时
2.OB的最短长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时,且此日过后浙江日出越来越早,则此日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读“青藏高原四季的日照时数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日照时数年际变化的原因是
A.地形状况 B.纬度状况
C.昼夜长短 D.天气情况
2.甲、乙、丙、丁四图代表的季节,分别是
A.春季 秋季 冬季 夏季 B.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C.秋季 夏季 春季 冬季 D.秋季 冬季 春季 夏季
读某区域地层剖面图,图中数码①—⑦代表岩层,回答下列各题
1.岩层①、④、⑤、⑥从新到老的是
A. ①④⑤⑥ B. ⑥⑤④① C. ⑥①⑤④ D. ①⑤④⑥
2.推断岩浆活动以前的地质演变过程
A.侵蚀、沉积、断层、沉积、侵蚀、沉积
B.沉积、侵蚀、沉积、断层、侵蚀、沉积
C.断层、侵蚀、沉积、侵蚀、沉积、沉积
D.沉积、侵蚀、断层、沉积、侵蚀、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