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描述,错误的是 (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下列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a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是临近水源,光照充足

B.b地区绿洲农业发达,灌溉不当易产生土壤盐碱化

C.c地区因临近河流,水源丰富,发展河谷农业

D.与d地相比,f地农业发展的优势为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

2.e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区,下列与这些灾害产生无关的因素是(     )

A. 暴雨频繁    B. 气候温暖         C.地质复杂       D.植被破坏

 

1.C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分析,a地区位于宁夏平原,农业发展的优势是临近黄河,灌溉水源充足,属于西部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A对。b地区位于新疆,绿洲农业发达,这里降水少,蒸发旺盛,不合理灌溉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地表盐分积累,造成土壤盐碱化,B对。.c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农业主要限制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在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灌溉水源丰富,适宜发展河谷农业,而不是因为临近河流,C错,只能选C。f地是黑土,最肥沃的土壤,位于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d地是水稻土,也是肥沃土壤,但比黑土差些,位于珠江三角洲,土地面积也较小,D对。 2.e地区位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地质条件复杂。这里受到东南季风、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及地形的抬升作用,暴雨频繁。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植被破坏严重,暴雨季节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以A、C、D与灾害发生有关。气候温暖的地区不一定有这些灾害,如平原地区,就不会有这些灾害,B无关。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差异,我国的自然灾害分布与环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某河流连续两日的流量变化图。该河可能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非洲尼罗河        B.英国泰晤士河        C.珠江          D.塔里木河

 

查看答案

夏至日正午阳光可从北面窗门进屋的地方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宁波           D.湛江

 

查看答案

(28分)中原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等地市,总面积约2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亿。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中原经济区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中原经济区主要经济部门的波及能力指数变化情况图。(波及能力指数反映某一部门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指数越大,表明产业部门对社会经济的辐射能力越高)

满分5 manfen5.com

(1)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_  区,处于_________(自然带)向________(自然带)的过渡地带。(6分)

(2)图中淮河中游支流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汛期出现在________季,容易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6分)

(3)波及能力指数高且持续上升的工业部门是_________   ,影响该工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试分析发展该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10分)

(4)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今后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试综合分析工业发展对中原地区城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6分)

 

查看答案

(28分)美国国土广袤,海域广阔,经济高度发达,工农产品贸易稳居世界前列,是全球名副其实的工业、粮食和军事帝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美国局部区域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匍伏于凯巴布高原之上。从谷壁可以观察到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的地层,被誉为一部“活地质教科书”。

(1)科罗拉多大峡谷两侧岩石主要是_________岩,大峡谷形成中内力表现为板碰_________撞挤压,地壳上升,外力表现为_________作用。(4分)

(2)美国工业帝国的代表品是钢铁,粮食帝国的代表品是_________,军事帝国的代表品是_________。(4分)

(3)A所在地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温带雨林之一,其原因是什么?(6分)

(4)简要分析美国66号公路西段建设的主要限制性因素。(6分)

(5)E海洋处洋流的流向为_________。综合分析美国成为世界海洋强国有哪些区位优势?(8分)

 

查看答案

下表我国某区域 2008~2010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分析表格信息回答

 

平均坡度(°)

平均海拔(m)

占用耕地

0.94

674.46

增补耕地

8.40

1830.19

 

A.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土壤肥力逐年下降

B.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C.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可大区域开垦

D.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有利于保持水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