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15分)人口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对国家管理、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意...

(15分)人口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对国家管理、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1949年至今,我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与2010年进行过六次全国性人口普查。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和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的相关数据比较。

      比较项目

时间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大学生人数(每10万人)

城镇人口比例

第五次人口普查

22.89%

66.78%

10.33%

3611

36.22%

第六次人口普查

16.60%

70.14%

13.26%

8930

49.68%

 

(1)根据材料判断,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不同年龄人口增长变化特点。(3分)

(2)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目前存在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人口普查期间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及原因。(6分)

 

 (15分) (1)0-14岁人口比重明显下降;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明显上升;60岁以上老龄人口比重明显增加。(3分) (2)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加重;人口素质仍然较低。(2分) 解决措施:适当放宽生育政策;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积极提倡优生;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技术事业。(4分) (3)发展趋势: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2分) 原因: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由工业化推动城市发展;我国农业的发展,国家户籍政策的改革,促进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入城市。(合理即可,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如下表:0-14岁下降了6.29%,15-59岁增加了3.36%,60岁及以上增加了2.93%。 说明0-14岁明显下降,15-59岁和60岁及以上明显增加。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第五次人口普查 22.89% 66.78% 10.33% 第六次人口普查 16.60% 70.14% 13.26% 相差 6.29% -3.36% -2.93% (2)从人口比重变化可见60岁及以上增加了2.93%,说明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老龄化使社会负担加重,社会福利事业压力大;0-14岁比重仍比较大,说明人口增加仍较多,从大学生人数可见教育事业等压力大,水平不高,人口素质仍然较低。 解决: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加强教育与科技,积极提倡优生,提高人口素质,(答案中适当放宽生育政策可能会造成人口增长过快,对国家发展不利)。 (3)城镇人口比例从36.22%增加到49.68%,有大幅度提高,说明我国城市化水平有较大提高。 原因:随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工业化推动城市发展;随农村改革的发展,增加了人口流动,国家户籍政策的改革,促进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入城市。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变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正常年份地下潜水位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地区最可能是(    )

A.云贵高原           B.松嫩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淮海平原

2.该地区7、8月潜水位较低,原因是(     )

A.受准静止锋控制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受气旋控制         D.处于夏季风背风坡

3.当该地区地下潜水接受补给最多时,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C.我国江淮地区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

D.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沙尘暴天气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米、200米、300米、400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年日照时数(小时)

1700~2000

年平均气温(℃)

14.5~22

年降水量(毫米)

1000~1600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图中的H地看不到G地

B.图中海拔高度G处为100米,H处为400米

C.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D.该河段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

2.图中城镇与H地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为(     )

A.199<h<200    B.289<h<290

C.299<h<300      D.300<h<301

3.关于该区农业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季风活动使其水、热配合较好,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

B.水热资源丰富,适宜种植亚热带水果、茶树等经济林木

C.水热资源丰富,适宜开垦梯田大面积种植水稻

D.该地典型土壤肥沃,富含矿物质,为高产土壤之一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是我国东经110°以东地区的月等降水量线分布状况,M、N、P、Q分别代表不同纬度带的四个地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用字母表示的四个地区中,最容易发生春旱的地区是   (     )

A. M     B. N      C. P    D. Q

2.N地区最可能是我国的(     )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长江中下游地区     D. 华南地区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山脉属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荒摸化

C.盐碱化            D.沙尘暴

3.河流在乙处附近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减少         B.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C.植被较少           D.蒸发量增大

 

查看答案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春分日日出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丁乙丙甲

2.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地冬季漫长                            B.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C.丙地降水集中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3.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                          D.丁地因洼制宜发展基塘生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