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强,产业...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别标准表

6ec8aac122bd4f6e

2004年广东省各地带工业化指标表

6ec8aac122bd4f6e

(1)根据材料1,说明1980~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2)珠江三角洲处于工业化的________阶段,分析其工业化迅速推进的原因。

 

(1)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总体变化幅度不大(或保持平稳),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升高。 (2)后期 位于南部沿海,毗邻港澳;改革开放政策;侨乡;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等。 【解析】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直接得出结论。 (2)根据人均GDP和非农产业产值的比重可知,数值在工业化后期范围内。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条件从位置,政策,劳动力,交通,侨乡等方面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2.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2.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地面沉降

 

查看答案

右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P地与Q地相比,P地

A.年大风日数多   

  B.年降水量多  

C.年降雪日数少   

D.沙尘暴日数多

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A.截留水分       

  B.改变气候类型  

  C.增强风力       

  D.改变植被类型

 

查看答案

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查看答案

黑河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全国第二大内流河。黑河尾间处的居延海,曾是西北最大的湖泊之一,孕育了古居延文明。近年来,居延海急剧萎缩干涸,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读图,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黑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D.居延海的湖泊水

2.造成居延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  

B.居延海地区载畜量减少

C.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数量增加

D.居延海地区土地沙化面积增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