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总趋势是,白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CO2制造O2,夜间则消耗一定数...

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总趋势是,白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CO2制造O2,夜间则消耗一定数量的O2,由此导致静风林区CO2浓度的日变化。图中(图1)示意(60°N,80°E)附近某静风林区CO2浓度日变化。完成8—9题。

6ec8aac122bd4f6e

1.日出时,CO2浓度变化趋势为:

A.继续上升      B.开始下降       C.继续下降      D.开始上升

2.该地所在地区及其森林类型为:

A.北美、常绿阔叶林 B.朝鲜半岛、落叶阔叶林  C.东欧、针阔叶混交林 D.西伯利亚、针叶林

 

1.B 2.D 【解析】 1.日出时太阳光照增强,光合作用消耗CO2制造O2,导致CO2浓度减小。选择B项。- 2.根据地理位置(60°N,80°E)可知,该地位于西伯利亚,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多亿元。据此回答5—7题。

1.目前造成我国西北地区士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②大风频繁 

③降水较多,水蚀作用强烈 

④过度放牧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荒漠化造成的后果是:

A.全球变暖        B. 土地生产力丧失       C. 臭氧空洞        D.砍伐树木

3.我国在沙波头铁路沿线附近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1年入春以来,洞庭湖昔日一望无际的水域,出现大片洲滩,或裸露干枯,或变成“草原”,洞庭湖的湿地生态受到严重影响。完成3—4题。

1.监测洞庭湖水面面积变化,最高效的手段是利用:

A.数字地球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地理信息系统

2.导致此次洞庭湖部分湖底出现沙滩“草原”的主要原因是:

A.干旱少雨        B.泥沙淤积            C.围湖造田         D.用水过度

 

查看答案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有明显的界限

B.区域是自然生成的,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

C.区域可以有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D.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差异不大

2.下列地理区域中,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北方旱作农业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查看答案

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总趋势是,白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CO2制造O2,夜间则消耗一定数量的O2,由此导致静风林区CO2浓度的日变化。图中(图4)示意(60°N,80°E)附近某静风林区CO2浓度日变化。完成8—9题。

       6ec8aac122bd4f6e  

1.日出时,CO2浓度变化趋势为:

A.继续上升      B.开始下降       C.继续下降      D.开始上升

2.该地所在地区及其森林类型为:

A.北美、常绿阔叶林              

B.朝鲜半岛、落叶阔叶林

C.东欧、针阔叶混交林            

D.西伯利亚、针叶林

 

查看答案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研究小组,沿图甲所示A、B、C、D四地进行生态调查,图乙是他们调查某地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据图3回答5—7题。

       6ec8aac122bd4f6e 

1.图乙所示生态特征最可能是下列哪种人类活动引起的:

A.滥采矿产        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        D.过度放牧

2.图乙所示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图甲所示哪一地区: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3.若B地要发展种植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应注重发展:

A.绿洲农业      B.河谷农业      C.节水农业        D.高效农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