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4分) 阅读材料和图12,回答下列问题。 季节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

(24分) 阅读材料和图12,回答下列问题。

季节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天数。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中国东北甲地区种植水稻原本以地表水灌溉为主,后来打井抽取地下水灌溉,发展“井灌种稻”。目前,俄罗斯正计划将其远东地区的数百万公顷闲置土地以象征性的租金长期租给外国人耕种。

6ec8aac122bd4f6e

(1)指出图中季节冻土等日数线的走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8分)

(2)指出甲地区发展“井灌种稻”的有利水源条件,并分析该条件的主要成因。(8分)

(3)近年来中国人到乙地区租种土地现象不断增多,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8分)

 

(1)走向:东段为东一西走向。(2分)西段为东北一西南走向。(2分) 主要的影响因素:东段受纬度(太阳辐射)的影响。(2分)西段受地形的影响。(2分) (2)地下水丰富。(2分) 河流、沼泽多;降水较多,蒸发较弱,土壤水分较多;植被条件较好,涵养水源能力较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下渗量大;土层中有冻土。(答出3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3)乙地区闲置土地面积较大;两国政策的支持;乙地区土地租金较低;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中国临近乙地区;中国劳动力充足。(每点2分,答对4点即可,共8分) 【解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综合分析。 (1)表示等值线的分布特征,且图示等值线有明显的弯曲,故需要分段描述。东段冻土等日数线与纬线平行,说明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西段呈西南—东北走向,与长白山脉走向基本一致,说明受地形影响。 (2)甲位于三江平原,由于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流多,沼泽多,地表水丰富;且地下冻土广布,故下滲少,所以地下水资源丰富。 (3)乙表示俄罗斯,地广人稀;注意要求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即从交通、市场、政策、劳动力、历史等方面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有色金属矿资源丰富。常德市计划建立10万千瓦容量风力发电项目,此举将极大推进本地区能源的有效开发。

    材料二  湖南省常德市等高线地形图(图11)。

6ec8aac122bd4f6e

(1)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常德市东、西部农业生产部门的差异。(8分)

(2)简析该地区大力推进风力发电项目的原因。(10分)

(3)简述该地应如何合理利用有色金属资源优势以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8分)

 

查看答案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24—25题。

1.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①纳木错     ②滩涂       ③黄河        ④渤海            ⑤水稻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

下图(图10)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22—23题。

6ec8aac122bd4f6e

1.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A.极密    B.密     C.中密    D.稀疏

2.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

 

查看答案

读图9回答20—21题。

6ec8aac122bd4f6e

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

2.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强 

③水稻土 

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            D.②⑦⑧

 

查看答案

诗歌民谣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回答18—19题。

1.“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以上诗句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

2.五百年前刘伯温曾预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姑且不谈其预测依据,若将来真的如预言所讲,那么合理的理解是:

A.江南地势低,被海淹没了               

B.江南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

C.云贵的现代文明超过江南地区            

D.“云贵万重山”的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