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图,回答问题。 1.关于两图中河湖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河补给A湖 ...

读图,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关于两图中河湖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河补给A湖                     B.A湖补给甲河 

C.B湖补给乙河                      D.B湖属于外流湖

2.如果两幅图中等高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河、乙河流速相同               B.乙河比甲河流速快

    C.甲河比乙河流速快                 D.无法确定

 

1.B 2.C 【解析】 1.本题考查等高线与地形的关系。河谷是等高线向高处弯曲,所以A湖补给甲河;乙河补给B湖。 2.两幅图中等高距相同,比例尺越大,实际范围越小,地形越陡,河流的流速越快。选择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略图”,完成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这种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A.寒潮   B.旱灾   C.台风   D.洪涝

2.能快速有效地减轻上述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A.建设水利工程      B.营造海防林

C.改进耕作制度      D.改进灌溉方法

3.①地与③地相比

A.酸雨危害更严重    B.无霜期更长   

C.日照时数更多  D.水源条件更优

 

查看答案

读“某流域图”,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所示流域为                                        

A.黄河流域       B.海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长江流域

2.关于图中五台山北侧河流的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②河流径流量比较小,但季节变化大 

③河流流量大,水资源丰富  

④有结冰期,含沙量比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读东经105.8°地形剖面图及沿剖面各地年平均降水量曲线图,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山脉①是                                                         

A.陕西省和四川省的分界线       

B.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C.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一年一熟制和两年三熟制的分界线

2.地形区④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主要原因是               

A.夜间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

B.夜间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气温低,水汽容易凝结

C.夜间大气逆辐射强,近地面气温高,上升气流强

D.夜间地面辐射强,近地面气温低,水汽容易凝结

3.该图反映出降水与地形的关系是                                  

A.海拔越高,降水越少        

B.海拔越高,降水越多

C.山脉的南坡降水多于北坡    

D.山脉的南坡降水少于北坡

 

查看答案

读“某我国某地区图”,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有关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②河流较少,多为内流河 

③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④很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乙山地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各线与其分布大体相一致的是

①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

②七月平均0℃等温线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④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

⑤800毫米等降水量线⑥水田与早地的界线

A.②③⑤       B.③⑤⑥        C.①④⑥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区域的地理要素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6ec8aac122bd4f6e

(1)甲图北部地区农业发展类型属于(      )  (2分)                             

A. 河谷农业    

B.高原畜牧业        

C.坝子农业        

D.绿洲农业

(2)乙图为该地区某城市年内各月降水量与气温图,试判断其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点。(6分)

(3)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某能源重要输出地,该能源主要来自R河,试分析R河该能

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