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12分)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6分)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8分)

 

(1) 等雪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摄氏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摄氏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  (2) 甲地雪期比乙地地雪期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 (3) 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更多受到人类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 【解析】 1. 考查等值线判读和地形分布特点 2.:考查等值线判读并解释原因 3.综合考查水土流速(冰雪侵蚀,地形,人为破坏植被,融雪径流量)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3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下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5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2.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

 表1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l,完成下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A.开拓国际市场    B.建立品牌形象    C.吸引国外资金    D.降低生产成本

2.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A.降低劳动成本    B.增强集聚效应    C.便于产品销售    D.便于原料运输

3.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A.市场           B.资金         C.原料           D.技术

 

查看答案

 图2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到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下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A.2019年,2066年    B.2066年,2019年     

 C.2001年,2019年    D.2001年,2066年

2.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A.数量            B.职业构成           C.性别构成         D.年龄构成

 

查看答案

 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l~3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A.气旋缓慢过境      B.冷锋缓慢过境     C.反气旋缓慢过境    D.暖锋缓慢过境

 

查看答案

环境保护

示意吉林省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1980年以后该地湿地面积的变化,并分析自然原因。(4分)

 

 

(2)简述1990年后湿地变化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对策。(6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