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图中,L1为晨昏线,L2为北纬60度纬线,P、Q为L1 与L2的两个交点,O为L...

图中,L1为晨昏线,L2为北纬60度纬线,P、Q为L1 与L2的两个交点,O为L1中PQ段中点。完成13-1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当O点与北京的地球表面距离达到最短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A.6月22日23时44分          

B.12月22日12时16分

C.6月22日11时44分    

D.12月23日0时16分

2.设O点的纬度β,北半球夏半年时,L2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120°—β             B.β—30°

C.2β—90°             D.180°—2β

 

1.B        2.A 【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晨昏线图上时间问题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第13题。当O点与北京的地球表面距离达到最短时,即O点与北京在同一条经线上,且O点的纬度为66.5°N。而O为L1(晨昏线)中PQ段中点,则O点所在经线即为图中昼半球或夜半球的中线,当北极附近为极昼时,则图示日期为6月23日(因为直射点所在是当天。),则O点所在经线为夜半球的中线,时间为0时(即北京的地方时),可计算北京时间为6月23日0时16分。当北极附近为极夜时,则图示日期为12月22日,O点所在经线为昼半球的中线,时间为12时(即北京的地方时),可计算北京时间为12月22日12时16分。        2.第14题。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   纬度差为当地纬度和直射点纬度的距离。当地纬度为60°。直射点纬度为90°-β(直射点纬度与O点纬度互余)。即可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1中两条虚线均为晨昏线,P、Q两点中有一处为太阳直射点。读图回答10~1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

  A.1月1日11时      B.5月1日23时   C.7月1日11时       D.10月1日23时

2.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 

A.菲律宾             B.中国            C.澳大利亚          D.巴西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F点位于E点的西北方向               

B.F点自转线速度比E点大        

  C.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D.E点昼长大于F点

 

查看答案

该图是“我国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丰富的共同原因有(   )

①纬度低    ②海拔较高 ③云量少,晴天多 ④上空臭氧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意义非凡,关于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太阳能丰富区与经济发达区不一致

②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不但缺少常规能源,也缺少像太阳能这样的新能源

③我国太阳能最贫乏地区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④由于太阳能分散,利用技术难度大,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成为最主要的常规能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5~7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    )

     A.从西南流向东北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北流向南                      D.从南流向北

2.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

     C.不用修建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好

3.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

     A.山上种植茶树,山下种稻棉        

B.山上修梯田、种经济林,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

     C.山上建设水源林,山下种麦棉      

D.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

 

查看答案

图中图甲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沿pq线作地形剖面图不可能是图乙中的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下面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