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28分) 材料一 见图甲和图乙 材料二 长三角、珠三角...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28分)

材料一 见图甲和图乙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长三角、珠三角和全国三次产业构成比较(单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0年

2004年

1990年

2004年

1990年

2004年

长江三角洲

15.8

4.6

57.0

55.9

27.2

39.6

珠江三角洲

14.4

3.8

44.2

53.8

41.4

42.4

全国

27.1

15.2

41.6

52.9

31.3

31.9

(1)图甲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8分)

 

(2)改革开放以来,图乙区域经济高速增长,它以A______(城市名)和深圳为中心,带动周围城市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已成为目前我国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群之一。请分析该城市群发展的条件。(7分)

 

(3)读材料二,1990年~2004年,两个三角洲的产业结构变化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8分)

 

(4)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图甲中_____(数码)城市举办,为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实现“天蓝、水清、地绿、住佳”的目标,该市近年来不断加强城市公共绿地或绿化带、林带建设,说明它们的环境功能。(5分)

 

(1)季风水田农业(或水稻种植业)(2分)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答对其中三点得6分) (2)广州(1分)  自然条件:①地势低平,有利于城市的拓展②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多雨,舒适程度高  社会经济条件:①对外开放的前沿,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②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有利于吸引外部资源③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通过吸引外资,建立外资企业,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④发达的水陆空交通⑤农业发达,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大量农产品⑥侨乡,广大华侨和港澳台同胞通过投资,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答对其中三点得6分) (3) 共同点:两个三角洲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4分) 不同点:一是珠三角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高,但长三角第三产业发展快;二是长三角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虽高于珠三角,但呈下降趋势,而珠三角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有较大提高;三是长三角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幅度较大。(答对其中两点得4分) (4)⑤ (1分)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降低噪声、吸烟除尘、美化环境等。(答对其中两点得4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中国大陆部分投资表”。读表完成下题。

年份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2002年

2004年

地点

上海

北京

南昌

重庆

南京

项目

汽车电子、汽车装饰、汽车玻璃

铝制散热器

车用空调产品

整车合资企业

整车合资企业

上述地理现象属于

A.产业转移    B.工业集聚     C.资源调配     D.劳动力转移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人口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从1998年开始,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却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原有人口基数小                      D.大量人口迁入

2.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近期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B.劳动就业压力增大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环境质量陡然下降

 

查看答案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下图是“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GDP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7~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

B.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

C.人口数量变化是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D.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2.2002—200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A.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B.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

C.使用清洁能源比重上升   D.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查看答案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的共识。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1.发展低碳经济最主要是为了应对

A.臭氧层变薄   B.全球变暖      C.酸雨扩散      D.地震频发

2.与传统经济模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开发清洁能源  ③禁止CO2的排放 ④追求绿色GDP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地区中能体现“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的气候特色的是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