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16分)下图是根据德国人杜能于1862年提出的农业区位理论模式绘制的“某城市郊...

(16分)下图是根据德国人杜能于1862年提出的农业区位理论模式绘制的“某城市郊区布局示意图”,分析后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若城市T1计划布局乳肉家禽饲养业、水果园艺业、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业,在图中A、B、C三地如何安排比较合理?为什么?

A地发展               ; B地发展             ; C地发展              

其主要原因是                                                               

                                                      

(2)在城市T1发展到T2的过程中,由于           逐渐扩大和           不断增多等原因,导致农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这有力地说明了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  

                              的影响。

(3)假如该城市位于东北三江平原,发展种植业将受到哪些自然条件的限制?

地形因素:                                                                 

气候条件:                                                                 

 

(1)A地发展: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业;B地发展:乳肉家禽饲养业;C地发展;水果园艺业。(每空各2分)B地距城区较近;有较大市场;而水果园艺业占地面积较大,不宜离城区太近;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需要更大的土地面积和充足的灌溉水源。(3分) (2)城市规模;城市人口;市场需求量。(3分) (3)地形因素:三江平原地势低平,地下永冻层厚,导致地表沼泽化,地下水位偏高,易造成内涝和土壤水分过多等问题。(2分)气候条件:三江平原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冬季漫长,生长期短,积温不足,农作物易受早霜等威胁。(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右图:我国甲、乙、丙三地区位置、海拔、气候、土地利用、农作物等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根据表内已提供的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的知识,将下列各项目资料中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表内相应的空格中。

地区

海拔(米)

3658

505

7

年太阳总辐射量(千卡/平方厘米·年)

202.4

88.5

112.3

年日照时数(小时)

 

 

 

年平均气温(℃)

7.5

16.3

16.1

七月平均气温(℃)

14.9

25.8

28.7

一月平均气温(℃)

 

 

 

干湿地区

半干旱区

湿润区

湿润区

年均降水量(mm)

453.9

976

1400.7

所在农业区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草地

水田为主的耕地(地势较高)

水田为主的耕地(地势较低)

所在农业区

主要农作物

 

 

 

(年日照时数):   A.1239.2       B.1970.6        C.3005.3

(一月平均气温): A.-2.3        B.3.6           C.5.6

(所在农业区主要农作物):A.水稻、甘蔗等   B.青稞等   C.水稻、油菜等

(2)甲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9分)读欧洲西部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图(地租值a>b>c),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地租值的变化主要受               的影响,a等值线以内的地区,从事        活动的人愿意支付的地租最高。

(2)P点地租       (高于、低于)b值,试分析造成该地地租值变化的可能原因。

(3)按城市合理规划的要求,在图中用“##”在适当的位置添加绿化带。

(4)该城市计划在两个卫星城市中,一个发展住宅,一个发展钢铁工业,你认为1城镇应发展              ,2城镇应发展          ,这样布局的理由是                                                                                      

 

查看答案

读图“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回答: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上述情形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财富和产品越多,生活质量越高

B.财富和产品越少,生活质量越高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生活质量的唯一保证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环境质量同步增长是生活高质量的保证

2.上述情形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出了示警,应走的道路或发展方式是(    )

A.高消耗、高速度、高产值       B.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而牺牲环境质量

C.经济增长与保护自然环境同步   D.按“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

 

查看答案

对下列因人类活动而引发的环境问题的分类,正确的是

①滥伐森林                ②大量施用剧毒农药

③直接排放工业“三废”    ④大量燃煤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质

⑤核泄漏                  ⑥过度捕猎濒临灭绝动物

A.①②⑥;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④⑥;②③⑤    D.①③⑤;②④⑥

 

查看答案

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早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