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10分)2006年,我国旅游业依旧保持了较快增长。16个主要客源国2006年的...

(10分)2006年,我国旅游业依旧保持了较快增长。16个主要客源国2006年的入境旅游人数和增长情况如下: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简述韩国继续位列第一大入境客源国的原因。(3分)

(2)简述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3分)

(3)现代旅游的特点有哪些?(4分)

 

(1)①中韩隔海相望,地理位置靠近;②韩国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③中韩之间交往密切,交通便捷。 (2)①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②旅游业促进文化繁荣;③旅游业促进社会进步。 (3)①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②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③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④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3分)读华北附近地区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铁路名称:(2分)A         线,   B         线。

(2)图中①②附近为我国著名的        工业基地。其发展的优势是:有丰富的     

                  等矿产资源。(5分)

(3)B地区附近发展农业的限制因素是干旱。尤其是在    季最突出,其成因是:             

                                    (2分)

(4)华北平原与江南丘陵相比,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因素和不利自然因素是什么?(4分)

有利(2分):                                                     

不利(2分):                                                     

(5)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相比在发展粮食生产方面有哪些共同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3分)

                                                        

 

查看答案

(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寨沟是我国著名风景旅游胜地,是中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国际桂冠的旅游胜地。九寨沟“水光浮翠,倒影林岚”,翠海、叠瀑、彩林、银峰以及特异的藏族风情,相互交融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神话世界”、“人间仙境”。

九寨沟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为生态旅游区,旅游者蜂拥而至,2000年以来,每年游客量都超过100万人次。“黄金周”里游客塞满九寨沟,车队排成了长龙;沟内平地起新楼,客栈、宾馆林立,城市化的设施遍布九寨沟;旅游业的兴旺使大量的饭店、商场、宾馆、旅行社等涌进沟内,污水垃圾遍地,九寨沟管理局的监测结果表明九寨沟的水体已经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湖泊有沼泽化倾向。

材料二  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1)九寨沟地处________气候区,其发展旅游的条件是具有丰富的________景观和独特的________风情及他们的传统文化。(3分)

(2)旅游旺季时,九寨沟景区人满为患,大大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你认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4分)

(3)从旅游规划、环境容量及游客承载量方面两方面分析九寨沟怎样开展生态旅游?(5分)

 

查看答案

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

A.动植物资源的利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C.保护旅游资源      D.制定旅游法

 

查看答案

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我国旅游市场异常火爆。读“中国重点城市旅游实力比较图”,有关图中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上海、广州、深圳是发展中旅游城市            

B.大连旅游人次比值大于西安

C.大连、西安的旅游资源类型相同                

D.北京的旅游实力是最强大的

 

查看答案

读北京、昆明两地的旅客流量统计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昆明旅游旺季长是由于 (    )

A.气候条件较好       B.市场距离较短

C.交通通达性较强     D.接待能力较强

2.两地客流量差异较大,最主要是由于           (    )

A.气候环境的差异                                   B.自然旅游资源的差异

C.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                               D.环境容量的差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