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自然地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

读“自然地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Lr为干燥指数(多年平均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据此回答以下2题。

 

   图5

1.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

B.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分异

C.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分异

D.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经度地带的分异

2.图中H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热带草原带

 

1.D 2.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右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读图4回答以下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离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2.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   图4

的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    B.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戈壁

    C.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    D.三地风力侵蚀。易形成风蚀蘑菇

 

查看答案

图2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3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以下3题。

6ec8aac122bd4f6e

 

 

 

 

 

 

1.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风向为东南风                    B.b为上升气流

   C.c的风向为西南风                    D.d为上升气流

3.若该图表示白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陆地,乙是海洋                 B.甲乙都是陆地

   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D.甲乙都是海洋

 

查看答案

图1为6月22日甲乙两地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

图1

1.该日与北京的白昼相比,甲乙两地的昼长         

    A.都长于北京       B.都短于北京

   C.甲地短于北京,乙地长于北京   D.甲地长于北京,乙地短于北京

2.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   B.该日甲地船上的旗帜飘向西南

   C.乙地气候常年炎热干燥 D.流水侵蚀是塑造乙地地表的主要外力作用

 

查看答案

 读“梅托斯模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梅托斯模型”的观点是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迅速耗竭,环境将不断恶化。请判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含义: (6分)

6ec8aac122bd4f6e

 
       ①     

     

     

   (2)根据这一观点,人类社会发展到

“S”时,将通过     来适

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3)为避免图示恶果的产生,人类可

以采取哪些措施?(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一:自2003年开始,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材料二:我国首批建设的4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中,浙江镇海、浙江岱山已投放使用,山东黄岛、辽宁大连将在2008年前陆续竣工。同时,第二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也在规划中。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三:2002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图。

   (1)中国进口的原油主要来自(2分)

        A.欧洲        B.非洲 

        C.东南亚     D.中东

   (2)根据材料一判断(2分)

        A.2003年起,我国原油生产量居世界第二

        B.我国自2003年开始进口原油

        C.我国石油消费量与生产量之差居世界第二

        D.我国每年进口的原油数量居世界第二

   (3)首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共同区位是    ;这样布局的原因是什么?(3分)

 

 

 

 

   (4)建设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重要意义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