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该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据此完成以下2题。
1.联系二氧化碳的减排任务,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理解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碳排放量大,应当与发达国家负同样的责任
B.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发展,不需要承担减少碳排放的责任
C.发达国家重视环保,碳排放量小,减排的责任较小
D.发达国家应加大减排力度,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2.“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主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和阶段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和阶段性原则 D.均衡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图11是“甲、乙、丙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读图回答以下3题。
1.
|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2.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
|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3.现阶段,丙类工厂不适宜布局在我国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 D.中、西部地区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因素是
A. 国家政策 B. 交通运输 C. 市场需要 D. 气候条件
图10是“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
1.此图反映的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A.与交通要道交叉的距离
B.与市中心的距离
C.土地面积的大小
D.建筑物和设施条件
2.如果仅考虑图示因素,城市地域结构应是
A.扇形结构 B.混合结构
C.多核心结构 D.同心圆结构
图9是“某城市规划建设的化工厂位置示意图”,下面四种布局较合理的方案是
![]() |
图8是“中国近年来民工流出、流入省份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2题。
![]() |
1.影响我国民工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
A.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 B.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C.国家政策 D.文化背景
2.从图中看出,近年来我国民工主要流向
A.西北内陆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