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苏州古城以水为特色,至明末水系达到鼎盛时期...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苏州古城以水为特色,至明末水系达到鼎盛时期,清代以来人烟辐辏,水系进入衰落阶段,现今苏州古城依然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雅风貌。

材料二 古城滨河区街道、建筑与河道的布局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南北向河道的东岸是街道,西岸是建筑;而东西向河道的北岸是街道,南岸是建筑。南北向河道并不是正南北向,而是南偏东7°14′。中科院调研结果表明苏州古城滨河区气温比远离河道的街区低 1~2℃,尤其是夏季温差更大。

材料三 经过平江路的丁香巷,都会想起戴望舒那首著名的诗《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1)分析古城水巷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原因。

(2)从河水减温效应分析古城滨河区街道、建筑与河道布局的合理性。

 

(1)地势低平,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河上建桥,利于通行;临河居住便于用水、排水、利用河运。 (2)利用建筑的阴影来减少太阳光对河水的照射;河道的走向与夏季东南季风平行,加快水上风速;利用河水降温,利于夏季降低气温。 【解析】 本题以材料为背景以图为载体,涉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1)区域景观的特点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密切,古城的地势低平,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河流发育众多,形成稠密的河网,河上建桥,利于通行,古代时人们临河居住,便于用水、排水、人们利用河运方便出行和进行货物运输。 (2)据材料可知,苏州古城东西向河道的北岸是街道,南岸是建筑,是利用建筑的阴影来减少太阳光对河水的照射,降低河水的温度,有利于夏季降温、通风,南北向河道的东岸是街道,西岸是建筑,且南北向河道南偏东7°14′,河道的走向与夏季东南季风平行,加快水上风速,也利用河水降温,利于夏季降低气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左图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右图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左图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据右图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

A. 中心商务区 B. 工业区

C. 住宅区 D. 文化区

 

查看答案

图甲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乙是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乙图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

A.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 B.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

C.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 D.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

2.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 厂址选在以下哪个位置较为合理

A. B. C. D.

3.⑤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的是

A.中心商务区 B.行政办公区

C.旅游休憩区 D.科教文化区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从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考虑,图中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A.商贸区、轻工业区、重工业区 B.轻工业区、商贸区、重工业区

C.重工业区、商贸区、轻工业区 D.重工业区、轻工业区、商贸区

2.图中住宅的区位优势是

A.土地价格低 B.对外交通便利

C.环境条件优越 D.位于城市中心区

 

查看答案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左下图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右下图示意地租变化曲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A.西北风;自西北向东南流 B.西北风;自东南向西北流

C.东南风;自西北向东南流 D.东南风;自东南向西北流

2.右上图中曲线能反映左图中甲—乙一线(虚线)地租变化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及近地面与2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分布状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a地风向可能为西北风    ② b处盛行上升气流 

③ 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④ ③处气压高于④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若图为“该地区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B. 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乙处

C. 城市绿化带应建在距城市中心16千米外 D. 火电厂宜建在离城市16千米以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