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北部有一个自然环境独特的区域,该区域南部上层由坚硬的石英砂岩组成,下层为较软的页岩组成,故多陡峭崖壁景观。
材料二:图1为该区域及吉郎市在澳大利亚的位置。图2该区域放大图。图3为该区域降水量统计图。图4为崖壁景观图。
(1)吉郎市常年频发风暴潮,尤以冬季为甚,试分析其原因。
(2)比较M、N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3)分析该区域冬季、夏季的降水成因。
(4)从岩性角度,简析崖壁景观的成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甲 填名称)为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该山脉是 (填温度带)的南界。
(2)与东北长白山比,横断山区自然带丰富,其成因主要是由于 和 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3)从铁路布局来看,乙铁路线修建使得图示地区交通 。
(4)图中能源输送工程为 ,其中北线输出的能源主要是由 (填资源)转化而成。
(5)从热力作用角度简析青海省太阳辐射强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2为图1中M地及西安降水量逐月累积折线图。
(1)亚欧两洲的分界线——甲河的名称是 ,P洋流主要出现于 (选夏季、冬季)。
(2)从用水的角度说明近年来丙河未能流入咸海的原因是 、 。
(3)图2中的数码表示M地的是 ,该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
(4)西安位于渭河平原,其地质构造是 ,N线处于两大板块的 边界。
(5)与黑龙江省比,简析乙地种植水稻的气候优势。
海岸线分为自然岸线与人工岸线。下图示意1950—2010年中国大陆沿海主要海湾自然岸线长度及其占岸线总长度的比例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大陆沿海岸线总长度减少最明显的时段为
A. 1960—1970年 B. 1970—1980年 C. 1980—1990年 D. 1990—2000年
2.导致自然岸线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 B. 海水侵蚀增强 C. 海湾岸线开发 D. 流域植被破坏
下图为“热带太平洋沃克环流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沃克环流形成的原理是
A.海面冷热不均 B.降水分布不均
C.水平气压差异 D.气流升降运动
2.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导致
A.东太平洋渔业歉收 B.西太平洋地区气候变湿
C.东太平洋水循环减弱 D.西太平洋沿岸暴雨成灾
下图为某冲积扇示意图,按地表物质组成将其划分为4个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④区的变化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2.造成①~④区土壤特征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A.成土母质 B.地形
C.气候 D.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