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鲟属于江海洄游性鱼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鲟属于江海洄游性鱼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5℃,适应性很强,在淡水和半咸水中都可生长,尤其适宜在半咸水中生长。在里海,俄罗斯鲟每年两次洄游到伏尔加河淡水区产卵,春季洄游距离通常离河口仅100~300千米,而秋季洄游距离河口则达数千千米。

亚速海水温夏季20-30℃,冬季低于零度。平均深度8米,可通航,其东北部水深不过1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由于海水浅,咸、淡水混合状态极佳且温暖,河流还带来大量营养物质,因而海洋生物丰富。近几十年来海水逐渐变成,渔业资源迅速衰退。下图为亚速海—黑海和里海水系示意图。

(1)俄罗斯鲟在亚速海生长快,试分析其原因。

(2)从水温的角度分析俄罗斯鲟鱼春季洄游距离较秋季短的原因。

(3)简析亚速海出现海水咸化的原因。

 

(1)亚速海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水温适宜;河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因而海洋生物丰富,饵料丰富;水浅,光照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由于大量河水汇人,海水处于半咸状态,特别适合俄罗斯鲟生长(答对3点即可) (2)俄罗斯鲟的产卵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春季大量积雪融水人河,河水的温度比秋季低,伏尔加河白较高纬流向较低纬,越往上游水温越低,所以春季洄游距离通常离河口较近,仅100-300千米;秋季河流水温较高,洄游距离河口达数千千米,可以到达较高纬度的河段 (3)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②流域内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用水量增加,导致入海河流流量减小;③亚速海水位下降,较咸的黑海海水倒灌进入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俄罗斯鲟生长习性和亚速海海水变化为材料,考查俄罗斯鲟在亚速海生长快的原因,俄罗斯鲟鱼春季洄游距离较秋季短的原因和亚速海出现海水咸化的原因。 (1)根据材料提示“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5℃,适应性很强,在淡水和半咸水中都可生长,尤其适宜在半威水中生长。”再结合亚速海具体水温和海水咸淡情况分析。 (2)根据材料中他息“在里海,俄罗斯好每年两次泪游到伏尔加河淡水区产卵,春季洄游距离通常离河口仅100~300公里,而秋季洄游距离河口则达数千公里。”可知春季洄游距离较秋季短,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5℃,说明春季水温偏低,伏尔加河自较高纬流向较低纬,越往上游水温越低,所以春季洄游距离通常离河口较近,秋季河流水温较高,洄游距离河口达数千公里,可以到达较高纬度的河段。 (3) 亚速海出现海水咸化的原因主要从气候变化、入海水量变化、黑海海水流入等方面分析,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淡水资源减少;流域内生活、工农业用水量增加,导致入海河流流量减小;亚速海水位下降,较咸的黑海咸的海水倒灌进入,加剧海水咸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火地岛是世界上除南极大陆以外的最南端的陆地。我国某高中学校的师生2017年2月20日去火地岛研学旅行,以下是他们的游记摘要:远处一座座青山雪峰,冰川遍布,蔚为壮观。岸上色彩鲜艳的小木屋,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南部和西部无遮蔽地带仅有苔藓和矮木,中部有落叶山毛榉林,北部平原覆盖丛生草本植物。游轮到达乌斯怀亚港(坐落在岛屿南端,被誉为“世界尽头的港口城市”)已然风平浪静,大大小小的船只星罗棋布。

(1)分析沿途“青山雪峰”景观的形成原因。

(2)乌斯怀亚的民居多为低矮的小木屋,屋顶坡度大,说明该地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分析火地岛养羊业分布地区及有利区位条件。

(4)指出乌斯怀亚建设港口的优越条件。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村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产业梯度是指一个区域内不同地区产业之间存在一定梯度。产业梯度≥1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明显优势产业,竞争力强;产业梯度≤0.5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不具备竞争优势产业,需转移或淘汰。我国某些产业表现出了很强的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特征。产业区际转移粘性是指由于诸多因素的约束,导致某产业强烈依附于原产业所在地的倾向,使得产业梯度推移难以秩序进行的情形。

(1)分析图中部分转移产业可能给河北地区带来的影响。

(2)请提出有利于减轻京冀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的措施。

(3)“研发中心十生产基地”经营模式已成为京冀合作发展的总体思路,说明这种模式的区位优势。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灵武市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是毛乌素沙漠的前沿,也是黄河灌区的重点地段,土地面积4 639平方千米,山地、缓坡丘陵、沙漠占全市总面积的88. 7%。全市总人口23.7万,非农业人口11.5万人,占总人口的48.5%。灵武市能源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煤炭等埋藏条件好,易开采。灵武市以煤炭、电力、煤化工、冶金等工业为主,现成为我国国家级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下图为灵武市地理位置图。

(1)指出灵武市成为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

(2)说明灵武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

(3)银东直流输电工程是世界首条±660千伏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工程西起灵武,东至青岛胶州,输电距离总长1333千米,被称为“不能停电的线路”。试分析该输电线路被称为“不能停电的线路”的主要原因。

(4)近年来,有人提出将灵武市能源重化工基地从该市东部地区转移到西部地区,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芬瑟岛,是凿界上最大的沙岛,总面积1630平方千米。岛上分布的沙漠在世界最古老沙漠中面积最大,现在仍然保留着3万年前的风貌;同时还分布着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沙地上的雨林植被。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芬瑟岛上沙地组成物质的来源最有可能是

A. 大陆风化物被洋流搬运堆积而成    B. 岛上河流携带泥沙冲积而成

C. 岛上岩石在长期干旱的环境下风化形成    D. 全球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2.芬瑟岛分布着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沙地的雨林植被,其原因可能有

①接近热带雨林分布区,雨林植物种子传播到此②沙地土层深厚,利于雨林植物根系向深处延伸 ③来白海洋的盛行风带来较充沛的降水 ④沿岸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滑翔飞行以节省体力,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下图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欧洲白鹳在初春迂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地没有走直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A. 低湿地分布较广    B. 充分利用海陆风

C. 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D. 避开天敌

2.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后,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该线路飞行距离更近    B. 寻找新的栖息地

C. 开辟新的迁徙路线    D. 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