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根据《遵守规则》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8年1月5日由蚌阜南开往广州南的G1...

根据《遵守规则》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8年1月5日由蚌阜南开往广州南的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停车办理客运手续时,一名带着孩子的妇女罗某,以老公还在检票为名,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铁路工作人员多次劝解无果,导致该列车上500多名乘客晚点。无独有偶2018年8月21日,一段“女乘客在G334次列车上遇座霸”视频热传,在济南开往北京的高铁上,一名男子在女乘客上车前,先坐在了属于女乘客的座位上,并拒绝与乘务人员的沟通,称“无法起身,不能归还座位”。事件发酵之后,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从规则与自由关系的角度,简要说明上述新闻事件给予我们的启示。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社会规则是自由的保障,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障人们行为不超越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规则和自由的关系。回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材料,结合设问要求,要从“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的角度”来回答上述新闻给予我们的启示。材料中一名女子违背规则,阻止列车发车,将自己的自由和意愿凌驾于规则之上。损害了国家和他人的利益,是不可取的。可以从自由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社会规则是自由的保障等方面展开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社会中成长》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社会个体,都有自己的生命价值。但是,人又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在社会中我们的知识、能力得以提升,我们应该主动为社会作贡献。所以,应该在实现自我的同时奉献社会,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自我。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请你简要概括:青少年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的理由。

 

查看答案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该类事件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冲击社会道德底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下列学生做法恰当的是(  )

①参加适当的防卫训练,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②为了避免打击报复,遭受校园欺凌后忍气吞声

③遭遇险境,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大声呼救

④避免使用挑衅语言激怒对方,防止暴力升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陈小泓(化名)父母离异后,其父拒不支付陈小泓的抚养教育费用,后经其父单位、居委会、法律援助中心等多方调节无果。最后陈小泓一纸诉状将其父告上法院。经法院审结,其父每月支付陈小泓1200元抚养教育费。这个法律案例告诉我们

A.生活中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救济可以完全替代诉讼

B.合法权益受非法侵犯,只能通过诉讼来维护合法权益

C.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D.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解决纠纷的活动

 

查看答案

北京某网络红人纠结多人在公共场所无中生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该公共场所秩序混乱。该红人因诽谤罪、寻衅滋事罪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年。这一案例说明

①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必然结果         ②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均应受刑罚处罚

③我们要积极实施法律规定的事         ④公民行使权利不得超越法律允许的范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之际,一位父亲说:“父母打骂子女是家事,法律管得着吗?”对这位父亲的劝告正确的是( )

A.父母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监护权

B.父母不得侵犯未成年子女的受教育权

C.父母对子女的不良行为要有宽恕之心

D.父母的管教会影响到子女的健康成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