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探究法治精神 材料一:2017年5月6日,一段“地沟油被金龙鱼回收,转发出去传播...

探究法治精神

材料一:2017年5月6日,一段“地沟油被金龙鱼回收,转发出去传播正能量”的视频迅速在一些网站和新闻客户端发酵。7月,天津市滨海新区公安局保税分局对外发布:该视频属于网络谣言,两名涉案人员因涉嫌损坏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犯罪,已被刑事拘留。

(1)材料一中两名涉案人员承担了哪种法律责任?该案例启示我们追求自由时应注意什么?

材料二:贫穷是实現人权最大的障碍。为了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河北省出台《河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帮助贫国村改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截至目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2亿元。但是在扶贫过程中也出现了个别干部截留扶贫款的现象。如:唐山市玉田县民政原助理刘继玉利用职务便利,弄虚作假,冒领县残联下拨的残疾人危房改造补助款共计3.09万元;2015年12月8日,法院以贪污罪判处刘继玉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

(2)请从公平的角度简要分析材料二中实施《河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的意义。

(3)根据材料二分析法治是如何捍卫正义的。

(4)依据上述材料及对问题的回答,概括法治的价值追求是什么。

 

(1)刑事责任。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2)①有利于为贫困地区的人口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实现机会公平。②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长治久安,实现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3)①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②给予弱者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4)维护公平正义。 【解析】 第一问考查的是自由平等的真谛,从材料一“两名涉案人员因涉嫌损坏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犯罪,已被刑事拘留”可以看出他们承担的是刑事责任。他们因为触犯法律所以失去了自由,所以启示我们追求自由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第二问考查公平正义的价值。答案要结合课本,运用公平的重要性这个知识点,分别从对贫困地区人民、对社会两个层面分析《河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的意义。意义题要求答案前面要写“有利于”,所以答案是:第一有利于为贫困地区的人民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实现机会公平;第二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长治久安,实现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第三问考查的是公平正义的价值。答案要结合材料二,分析法治是如何维护正义的。根据课本,可知正义作为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河北省出台《河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帮助贫国村改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对个别干部截留扶贫款的违法现象予以法律制裁。这些都体现了用法治维护正义。 第四问考查的是崇尚法治精神。依据上述材料及对问题的回答,以及根据书本,可知法治的价值追求是维护公平正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感悟人民地位

材料一:刘明妈妈原来在国有企业上班,后因生病办理了病退。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妈妈决定在家开一个网店。刘明支持妈妈的想法。

(1)从刘明妈妈的经历推断我国现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实施这一制度对广大人民实现当家作主起到什么作用?

材料二:《问政时刻》是西安电视台非常受关注的一档节目。2018年4月西安市教育局在此节目中受到现场主持人、学校代表、200多名家长代表和特邀观察员以及场外网友的犀利追问。面对人们的追问,教育局承诺一定将改草措施落到实处,真正解决西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依据材料简要说明行政机关和人民是怎样的关系。

材料三: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三次将民法总则草案审议稿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并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每次征求意见的情况也都向社会作了通报。2017年3月15日,十ニ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民法总则。

(3)材料反映出我国实施什么政治制度?简要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民法总则草案审议稿先后三次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的理由。

(4)通过上述材料及对问题的回答,指出作为中国公民,我们的责任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评析权利义务

(1)请你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角度评析图一中人物的行为。

(2)图二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何警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体现出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

(3)两幅图片共同警示我们应践行哪种法治精神?

 

查看答案

热议宪法话题

(1)下图反映了我国宪法的哪一个原则?国家是通过什么举措来保障这一原则实现的?

2018年3月17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法》,右手举拳,庄严宣誓。

(2)请你运用宪法至上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主席抚按宪法,庄严宣誓意味着什么。

(3)上面图片和材料带给我们的共同启示是什么?

 

查看答案

每年的3月1日是“世界零歧视日”。这启示我们(  )

A.现实生活中各种歧视现象非常严重

B.要为被歧视者提供更多的物质帮助

C.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应得到尊重

D.歧视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

 

查看答案

无法外之人,无法上之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

A.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B.平等就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所以未成年人可以不履行义务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D.公民的违法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