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孔子说:“行已有耻。”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材料二 “大学之...

    材料一 孔子说:“行已有耻。”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材料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材料三 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1)你怎样理解材料一中的两句话?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名言,要求我们要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应该怎样去做?一说说榜样具有怎样的力量。

(3)一个人怎样才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1)需要我们有羞耻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行动之前,审查愿望;行动之中,监督调解;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2)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①榜样是一面镜子、一面旗帜。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③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④向榜样学习,我们的社会、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3)①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端正自己的行为等。 【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行己有耻”的认识,材料一中的观点体现了“行己有耻”,对“行己有耻”的理解,结合材料和所学,从需要我们有羞耻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行动之前,审查愿望;行动之中,监督调解;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等方面回答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止于至善”的认识,题文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名言要求我们追求“止于至善”,要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应该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榜样的力量,从榜样是一面镜子、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向榜样学习,我们的社会、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等方面回答即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追求“止于至善”的认识,根据所学,围绕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端正自己的行为等方面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青春思维

生理发育是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与之相随的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身体发育只是我们成长的一个方面,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我们才能真正长大。

A 小刚穿着有些另类,妈妈说了他几句,小刚生气地说:“我已经长大了,穿什么是自己的事,不用你管!”

B 七年级学生小凡对如何管理班级向班主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课堂学习中敢于发表与老师、其他同学不同的观点。

C 七年级学生小慧说:“我爱幻想,能把想象到的东西都画出来,这种感觉真棒!”

⑴小刚的说法是否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你怎样认识“思维的独立性”?

⑵材料B说明了什么?思维的批判性有什么积极作用?

⑶你认为小慧同学的表现是创造吗?为什么?

⑷进入青春期,我们的思维有哪些特征和变化?

 

查看答案

    在我们共同的班级中,经常会有一些不好的现象发生,如经常发现有的同学打扫卫生,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班级图书角乱了,熟视无睹,懒得整理,同学违反纪律,不加制止,纵容包庇同学们抄袭作业,考试相互作弊……一切都无所谓,仿佛与自己无关。

(1)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2)如果这种现象长期蔓延,会出现怎样的情形?

(3)请你为建设良好班集体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至少二条)

 

查看答案

教育部编写了中小学生防溺水童谣,“游泳戏水夏日到,偷偷下水不得了。擅自结伴不能保,大人陪护不能少。没有救援不要去,陌生水域不可靠。水性差的不救人,安全六不别忘掉。”此做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___________,符合__________的要求。(  )

A.社会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B.社会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

C.学校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 D.司法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查看答案

刘刚自15岁就被亲戚介绍到煤矿工作,有两年时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法律规定禁止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故该煤矿起初不应雇用刘刚

B.因为刘刚属于自愿工作,所以对他的雇用是合法的

C.法律规定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工不得从事矿山井下作业

D.未成年人应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查看答案

2018年1月3日,中央纪委宣布陕西省副省长冯某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2018年“首虎”应声落马;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亮剑,强调“老虎”露头就要打,“苍蝇”乱飞一也要拍,这再次显示了党和政府厉行监督、肃清腐败的坚定决心。这启示我们(  )

①敬畏法律,法律禁止的事坚决不做 ②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③依法纳税,少享受权利,多履行义务 ④执政为民,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