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2018年8月21日在济南开往北京南站的G334次列车上,一男子死霸着靠窗的座位...

2018年8月21日在济南开往北京南站的G334次列车上,一男子死霸着靠窗的座位,不肯坐到自己车票上的座位。这位男子的行为

A. 是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B. 是缺乏规则意识,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C. 这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别人无权说三道四

D. 是违法犯罪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B 【解析】 依据教材内容,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会损害公共生活中他人的利益,造成公共生活秩序的混乱,AC错误。对公民而言,维护公共秩序最重要的是增强规则意识,所以参与公共生活需要具备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B正确。D错误,该男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其进行处罚。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企业职工多次写信给政府部门,反映该企业的主管单位向该企业乱收费、乱摊派的情况,要求政府给予制止。这位职工的行为属于公民行使(  )

A.选举权 B.监督权 C.批评权 D.建议权

 

查看答案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继续开设“部长通道”,同时首次创新开设“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在通道上代表、委员们回应社会关切问题,拉近了与全国13亿多人民之间的距离。这一做法(  )

①有力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②充分体现了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③能从根本上解决网友提出的所有问题

④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通过充分协商, 求同存异, 找到最大公约数, 画出最大同心圆” 描述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查看答案

当代中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民主国家,需要每一个公民增强民主意识。下列行为能体现公民具有民主意识的是

①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②给人大代表写建议书

③保持公共环境卫生

④通过新闻媒体揭露社会问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创新要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氛围、一种势能,推动着我们进步,推动着社会发展。这启发我们

①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

②伟大的事业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③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

④我国已成为世界创新强国,成为世界创新高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