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砥砺奋进,40年众志成城,中国...

材料一: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砥砺奋进,40年众志成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4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推动了中国和世界的共同发展进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而且深刻影响了世界。

材料二:壮阔东方湖,奋进新时代。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40年后再出发,一幅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新画卷正在打开——在北京,国家监察委员会、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新组建的国家机关闪亮登场;在深圳,5000多件科技新产品集体亮相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在海南,高起点谋划的全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已经开启;在雄安,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质量样板城市呼之欲出;在河南,河南智能制造的2020年目标已正式出炉.......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40年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昭示了哪些道理?(三个方面即可)

(2)结合材料二,说明党和国家正在实施的改革开放举措主要有哪些。(两个方面即可)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党的基本路线是立国、兴国、强国的重大法宝;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等等。 (2)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等。 【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中等。40年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事实说明的道理,可以从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等角度进行说明。只要学生运用的观点正确,任意回答出三个方面的道理即可。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中等。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到关键词或关键句,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认真阅读材料二,“新组建的国家机关闪亮登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科技新产品集体亮相、河南智能制造的2020年目标已正式出炉”---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已经开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只要学生概括出其中的两个方面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为此,我们中学生应该

A. 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B. 加强科学立法,不断完善法律体系

C. 树立法律意识,学法守法用法

D. 严格执法,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查看答案

下面漫画表明(  )

A. 法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B. 法律调整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所有行为

C. 建设法治中国就要消除差异,实现均等

D. 我国法治建设蓝图已绘制

 

查看答案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______有机统一。(  )

①党的领导  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依法治国  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九年级(5)班的同学在学习完“建设法治中国”的相关知识后,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下列观点中,你赞同的是(  )

①小玲: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共同的事业,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②小利:只要懂法,就是有法治精神的表现

③小梅: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④小涌: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我们应当用道德教化民众,用法律厘定罪与非罪的界限。”下列对德治与法治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②法治体现道德理念,法律对道德建设有促进作用

③道德比法治更重要,道德可以替代法治文化的作用

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不可或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