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在一次“权利与义务”的讨论会上,小宇说:“权利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在一次“权利与义务”的讨论会上,小宇说:“权利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小玉说:“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我享受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

请结合材料,运用教材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相关知识对这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小宇的观点是正确的。小玉在观点是错误的,她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能够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任何公民都既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又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人都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例如劳动和受教育。 因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解析】 本题考查: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此题实际考查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是一道辨析题,故首先评价两名同学的观点,题文中,小宇看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故小宇的观点是正确的,小玉在观点是错误的,她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其次针对两名同学的观点加以辨析,依据教材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等方面组织答案,最后总结正确做法,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活领域

权利

义务

家庭生活

未成年子女有得到父母抚养、教育的权利

学校生活

受教育的义务

经济生活

财产所有权、消费者权益

政治生活

依法服兵役

 

(1)请补全标号处的公民的权利或公民的义务。

(2)请列举宪法规定的其他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各一项。

 

查看答案

    四十岁的杨某收到一条陌生手机短信,内容充斥着侮辱、谩骂和恐吓,给杨某造成了极大的精神痛苦和刺激。通过调查发现短信发送人后,一些亲戚朋友建议杨某实施报复,而杨某则主张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后来,法院判决发信人向杨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000元。

1.该短信发送人的行为(    )

①侵犯了杨某的名誉权

②应受到道德的谴责

③侵犯了杨某的人身自由权

④是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法律是解决矛盾纠纷的唯一正确手段

B. 学习法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遵守法律

C. 法律意识强的公民享有的权利就多

D. 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查看答案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倡导全面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理念,推进同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因此,我们(    )

①要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②要树立竞争与合作的意识

③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

④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享受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

A. ①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要保卫伟大的祖国不受侵犯,我们必须自觉履行

A. 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B. 遵守劳动纪律的义务

C. 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D. 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查看答案

某班召开了一次辩论会,正方观点是“中学生微信朋友圈应该向父母开放”,反方观点是“中学生微信朋友圈不应该向父母开放”。以下最能支持反方的论点是

A. 未成年人也享有隐私权,应该受到尊重

B. 父母的观念太过时,和他们没法沟通

C. 中学生已经长大,不需要父母指导

D. 父母对未成年人有监督保护的权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