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宪法规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A. 明确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 明确了...

宪法规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A. 明确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 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C. 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D. 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B 【解析】 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宪法规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C错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政治基础,不是经济基础;D错误,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_____的基本原则

A. 宪法

B. 民法

C. 慈善法

D. 义务教育法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 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中国传统文化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材料二:工匠精神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强调对知识技术的关注和对技术人员的推崇。“故宫男神”王津,“入宫”40余年,每天都与清朝皇帝收藏的钟表打交道,精心修复这些浓缩历史的文物,用匠心守护传统文化的根基;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坚守30多年,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焊接的发动机的助推下,成功飞向太空,面对企业高薪聘请的诱惑断然拒绝,“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 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

材料三:中国诗词大会让人们心泛涟漪。中国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近现代经典诗词……这些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古诗文经典篇章,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展示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风貌,让人们在感受中国诗歌的宏伟版图之时,不自觉唤起渗透每个人心中的诗歌情怀好家国情怀,古诗词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

(1)据材料二,指出大国工匠的事迹对你的人生价值观有什么启示?

(2)据材料三,说说学习古诗词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

(3)据上述材料和问题,请你概括出一个有关文化的结论。

 

查看答案

品析发展。

材料一:2016年是我国经济稳定向好的一年,也是我国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的关键年,文化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金钥匙。《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指出,到“十三五”期末,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设施建设基本达标,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社区)都建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贫困地区县有流动文化车。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打造法治政府成效显著。大力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没有法定依据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及收费,一律取消……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司法改革进程进一步加快,从最高人民法院巡回庭的设立到聂树彬案的平反昭雪,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日益增强,参与热情日益高涨。

材料三: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圆珠笔生产国,长期以来制笔的核心技术、关键材料和加工设备高度依赖进口。太钢集团高级工程师王辉绵经过五年数不清的失败,终于在2016年9月试验成功。这批直径2.3毫米的不锈钢钢丝,可以骄傲地写上“中国制造”的标志。太钢集团在2016年推出10余种打破国外垄断的新产品。实现利润12.9亿元。

(1)从发展目标的角度,指出材料一中的《规划》有助于解决我国发展中的什么问题?

(2)以“法制改革与公民”为话题,从材料二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阐述你对该观点的认识。

 

(3)据材料三,思考太钢集团取得上述成就关键靠的是什么,并从必要性的角度进行归纳?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发展促共享”的理解。

 

查看答案

走进法治。

在“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期间,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开展学习宣传宪法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法治新闻:2016年7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及其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组织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对参加宣誓人员范围、宣誓形式、程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9月18日, 国务院在中南海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1)这一新闻内容蕴含了哪些道理。

维权故事:某地国土部门征用部分居民的住宅用地。为赶工期,城建部门在补偿协议尚未签订的情况下,发出了拆迁通知。李老伯接到拆迁通知后,心里很不平衡,当城建拆迁人员到来时,李老伯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拆迁人员据理力争:“你们违反了宪法规定,我可以告你们!”在有关部门的调节 下,李老伯与承建人员进行了协商。最后,双方签订了拆迁补偿协议,拆迁得以顺利进行。

(2)请对李老伯的言行进行评价。说明城建部门应有怎样的反思。

(3)上述事件对落实我国的基本方略的启示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话说生活。

在北京某地,一男子损坏并私占共享单车被警察处罚留证。该男子态度相当蛮横,路过的大爷忍不住对其斥责,男子对大爷口出狂言:“你是不是找修理?”大爷也不甘示弱:“找修理?你试试?瞧你那样,挺好的事儿,都让你们这些人给毁了!”最后以该男子“完败”告终。

(1)大爷的言行对提高我们的道德素质的启示是什么?

(2)请从法律的角度对男子进行劝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