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2018年12月4日是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十八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为积极贯彻实...

2018124日是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十八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为积极贯彻实施“12·4”国家宪法日和法制宣传日活动,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分成小组走出校门,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行动吧!

第一组来到当地人民检察院,看到这里正在举行新任命的检察院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仪式。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1)新任命的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要向宪法宣誓,这是为什么?

 

第二组的学生分头采访了街头的普法宣传志愿者、运用法律手段举报制售盗版光碟的消费者、按照程序查看政府“账单”的网民……

2)结合以上案例,谈谈为什么要监督权力行使?

 

第三组学生来到当地某高中,看到了手捧宪法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在成人仪式上宣誓。

3)手捧宪法,心有宪法。你打算如何向哥哥姐姐们学习增强宪法意识?

 

(1)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崇尚宪法的权威,维护宪法的尊严。 ④有利于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宪法,严格依照宪法办事。 ⑤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⑥有利于培养被任命者对法律的敬畏,强化被任命者对自己的约束。 等等。 (2)权力行使需要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3)①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②学习并宣传宪法。 ③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④践行宪法。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解析】 (1)本题要求分析宪法宣誓的原因,考查运用教材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任命的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要向宪法宣誓是由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决定的,目的是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据此分析组织答案。(2)本题考查为什么要监督权力行使。分析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可从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权力是把双刃剑;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3)本题考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属于做法类问题。依据教材知识,从热爱、捍卫、学习并宣传、认同、践行宪法等角度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11月9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120多个国家对中国人权事业给予充分肯定。

近年来,中国政府把实现人民的生存与发展权放在首位,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取得显著进步。中国政府在就业、医疗、保障性住房、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加大发展。

(1)材料说明我国政府工作的一个什么特点?

(2)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3)我国尊重和保障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列举两例即可)

 

查看答案

    情境一:周一升国旗时,明明和强强不停的嬉笑打闹。你是他的同学

(1)你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明明的爸爸是某单位领导,他经常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1)你同意他的说法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三:学习了宪法的有关知识,明明知道了宪法的两大原则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2017年3月9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开放日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同时,与人民大会堂相距不远的国家博物馆内,观展者如云。《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前,一个红色的箱子静静躺在展柜中,吸引着人们的注意。这是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使用的投票箱。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12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进行表决,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全国人民热烈欢呼拥护。游行队伍抬着巨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模型进入天安门广场时,全场立刻欢腾起来……”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胡兆森老人清晰地记得,模型徐徐打开后,出现八个大字——“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岁月如歌,初心不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使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意愿的制度更加健全、形式更加多样、渠道更加通畅,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因此不断显现新气象、绽放新活力。

(1)国家的“一切权力”为什么要“属于人民”?

(2)根据所学知识,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如何实现的?

 

查看答案

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漫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观点?

 

查看答案

反腐败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网民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腐败案件在网络推动下被曝光和处理,网络监督逐渐成为反腐的重要力量,它使得反腐主体急剧增加,反腐力量空前增强,网络反腐正在成为一种时代潮流。网民参与反腐的行为

①干扰了公安机关的正常工作 

②是积极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权力的体现 

③是自觉维护宪法权威的表现 

④扰乱了社会秩序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