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央视播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起知识界热烈反响。在第一集中,引...

央视播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起知识界热烈反响。在第一集中,引用“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从“人民”这个有温度的中心词切入,抓住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关键词和出发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职责担当和深厚的人民情怀。材料告诉了我们

①治国理政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②国家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③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解析】 此题旨在考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教材知识,材料引用“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意思是但凡是于民有利的事情,一丝一发也要推行;于民有害之事,一毫一末也必须革除,体现了从“人民”这个有温度的中心词切入,抓住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关键词和出发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职责担当和深厚的人民情怀,也体现了治国理政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所以①③正确;②不符合题意,排除;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人民群众的作用,排除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100年前,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签订卖国条约,被激怒的北平青年振臂而起,高呼“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从此,“振兴中华”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奋进号角。这激励我们(   )

①要心怀爱国之情,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

②要增强忧患意识,警惕发展中的内忧外患

③要放弃个人利益,处理好个人与国家关系

④要承担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材料一: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观念。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材料二:2018年1月17日,在河源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丁红都当选为河源市七届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海广当选为河源市监察委员会主任,刘丽常、陈新考、黄咏梅、黄雄威、黎海波当选为河源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丁红都领誓,新当选人员向宪法庄严宣誓。

(1)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宪法具有怎样的法律地位?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有何重要意义?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查看答案

    材料一:贵阳某校八年级小张因为本班同学小李跟其借钱不还,于是放学后便用手机拨通了110,称其在学校门口遭到小李抢劫,派出所立即出警,结果发现小张“假报警”。公安民警鉴于小张是未成年人,便把小张交到学校政教处进行批评教育。

材料二:北京某校八年级学生王某用手机拍摄了占用非机动车道的私家车,并上传至警方微信公众号,但引来车上4名成年人指责,斥他为书呆子。警方专程到他所在学校,对他自觉监督非法占道行为进行表彰。此事经当地媒体报道后,众多网友纷纷对这名学生点赞:这孩子做得好!全社会都应该养成这种“随手拍”的习惯,让不文明的行为越来越少!

(1)材料一中“欠钱不还”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假报警”属于哪类违法行为?

(2)结合材料一,说明公民应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3)请分析材料二中八年级学生王某得到警方表彰和网友点赞的理由。

 

查看答案

    材料:小刚路过某照相馆,意外发现自己的照片被挂在门口招揽生意。一气之下,他编了一条谩骂短信发微信朋友圈,结果短信被大量转发。当公安机关找到他时,他说,这是我的言论自由,我在行使权利,公安人员告诉他,你这样行使权利是错误的。

请你运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对小刚的行为进行辨析。

 

查看答案

    材料一:根据宪法的规定,完成我国国家机构图并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的提示,把①②③④的内容补充完整。

材料二: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根据材料二,请你谈谈国家如何从执法和司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