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出台的第一部文化方面的法律,也是公共文化领域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法律。该法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运行、服务、管理和保障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尤其是在免费服务方面,提到了四类:文献信息查询、借阅;阅览室、自习室等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开放;公益性讲座、阅读推广、培训、展览;国家规定的其他免费服务项目。
(1)图书馆法与我国宪法有哪些区别?
(2)请介绍图书馆法实施的首要作用。
(3)为更好实施该法,中学生能做些什么?
2018年12月4日,是第五个国家宪法日。12月3日至12月9日是上海市第30届宪法宣传周,也是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之后的第一个宪法宣传周。党的十九大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决定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要求“维护宪法权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有同学认为,学习宪法很重要,也有同学则认为,宪法跟我们没啥关系。不少同学就此事议论纷纷。
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中。践行宪法我们应该
A. 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B. 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C. 坚决维护宪法权威,自觉抵制各种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D. 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题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合宪性审查,是指依据宪法对法律文件是否符合宪法的要求所进行的审查,其本质是监督宪法实施的制度,俗称为宪法的“牙齿”。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A. 是推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B. 是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举措
C. 彰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D. 表明科学立法定能实现法治
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我将一如既往,忠实履行宪法赋子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格尽职守,竭尽全力、勤勉工作,赤诚奉献,做人民的勤务员,接受人民监督,决不率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2012午11月15日,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中外记者见面时1500余字的演讲,19次提到“人民”。2017年10月25日,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这样强调: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多次提及人民是因为
A. 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 人民是我国公民中的精英
D. 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宪法是治国之重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现行宪法作出21项修改,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对宪法宣誓、监察工作、国家领导人任期等作出一系列重大制度设计。此次修宪
A. 推动了我国国家制度建设成果法治化进程
B. 筑牢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
C. 彰显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重要地位
D. 开启了中国全面实施依宪治国的历史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