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12月13日上午10时10:01,警报声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12月13日上午10时10:01,警报声准时响彻南京上空。

材料二:这是第五个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仪式立法的第一年;也是《南京市国家公祭日保障条例》将“默哀一分钟”写入法规后的公祭日。

(1)材料一中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祭奠哪一场战争的死难者?从文化角度分析设置公祭日的意义。

(2)《南京市国家公祭日保障条例》体现了法治中国的哪些要求?我们能够为建设法治中国做哪些贡献?

(3)今天,我们以国祭之礼缅怀遇难同胞,是为了守护不能忘却的记忆。你认为这场悲壮的民族战争给我们留下了什么警示?

 

(1)中国抗日战争。意义: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渗透在生活中,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举办国家公祭日活动,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有利于发展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 (2)①科学立法、全民守法。②政府及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公民要树立法治意识,强化规则意识等。 (3)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增强综合国力;实现民族振兴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祭奠中国抗日战争的死难者。本问是从文化角度考查设置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必须抓住关键词“文化角度”,根据所学知识,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渗透在生活中,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学生可从弘扬民族精神、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角度组织答案。 (2)根据所学知识,法治中国的要求是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南京市国家公祭日保障条例》体现了法治中国的科学立法、全民守法。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政府及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公民要树立法治意识,强化规则意识等。学生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3)为了祭奠中国抗日战争的死难者,国家设置了国家公祭日,警示可从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增强综合国力;实现民族振兴;维护世界和平等角度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

材料二: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

阅读上述村料,运用相关知识, 思考下列问题

(1)党和国家为什么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三个方面即可)?

(2)联系上述生态文明建设成就,谈谈我国为了建设美丽中国,坚持或树立了哪些生态文明理念、实施了哪些发展战略或国策?(两个方面即可)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3月全国两会座谈会上,习近平说:“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困难群众一直是习近平最牵挂的人......花费精力最多的工作之一;40年来我国扶贫工作硕果累累(如图所示)。

材料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材料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

阅读材料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困难群众一直是习近平最牵挂的人......花费精力最多的工作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扶贫工作硕果累累揭示出什么道理?

(2)完成下面年代尺。为实现④处的目标,你认为政府还应该做哪些努力?

(3)结合材料三,你认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义何在?

 

查看答案

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将改革进行到底是因为

①全面深化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②我国经济发展进人新常态

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系列现实挑战

④改革开放解决了我国发展过程中所有难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和____之间的矛盾。(  )

A. 物质文化需要    落后的社会生产

B. 精神生活需要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C. 美好生活需要    落后的社会生产

D. 美好生活需要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查看答案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彻底贯通港珠澳三地交通,特别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以下对“一国两制”的解读错误的是(  )

A. “一国两制”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B. 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 “一国两制”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借鉴

D. 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可以保留军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