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爱国做什么?环保在行动! 为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某校九年级结合本学期所...

    爱国做什么?环保在行动!

为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某校九年级结合本学期所学知识,组织开展了一次主题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学习《道德与法治》,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你认为本次主题活动首先应确立的活动目标是什么?

(2)在老师指导下,大家先举行了主题班会。班会分成三个板块,一是“厉害了,我的国”,二是“理智了,爱我国”,三是“能行了,我做到”。

①在第一板块,同学们有的喊出了爱国口号’有的朗读了赞美祖国的诗篇,有的讲述了家里三代人的生活故事,你计划列举在国际上闪光的中国科技名片,请写出两个。

②第二板块活动中,有人说,只要有爱国之心,采取任何方式表达爱国之情都是正确的,你为此进行了针对性发言,请列出提纲。

③爱国我能做什么?第三板块引发同学们的热烈呼应:爱父母、爱家庭、爱家乡是爱国吗?我们普通人做好本职工作是爱国吗?你作为讨论交流的总结人,会引领倡导大家形成什么共识?

(3)接着,大家开展了环保社会调查活动,走进了社会大课堂。

①深入社区和村庄,走访干部和百姓。为保证活动安全、有序开展,你作为小组负责人,至少要做好哪两项准备工作?

②娜就此计划开展公益宣传活动,把时间定在哪天合适?

a.农历九月初九b.6月5日c.9月23日d.10月17日

③你们组要对以下第一手资料及半成品进行筛选,从而形成生动、有说服力的调查报告。你建议两组资料中哪些入选?分别是和。写出序号

第一组:

 

第二组

 

a.现阶段目标统计    b.火灾成因分析c.一周丢弃塑料袋情况

④在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环节’你荣幸成为活动主持人。下面两个调查反馈需要加上一句简短而有感情的点评,请选择其中一个并进行点评。

第一个:请问你注意保护环境吗?回答会的占35%,回答有时会有时不会的占55%,回答不会的占10%。

第二个:你家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回答直接烧掉的37%,表示会用来饲养牲畜的占41%,再找机器粉碎当作有机肥料的17%,冬季用作家用燃料的占5%。

点评第____________个:

(4)参加完这个活动,请你提出一条改进建议,并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谈两点活动收获。

 

(1)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2)①港珠澳大桥、5G技术、神舟飞天、北斗导航、嫦娥登月、高铁奔驰、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大飞机、新航母、中国天眼等。 ②一些人打着“爱国”的旗号,作出冲动的、过激的行为,这不是爱国。这是损害国家的利益,这是违法乱纪的行为。爱国要选择正确的、合法的、理智的方式,爱国要遵纪守法,要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不要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我们青年人一定要理性合法地爱国。 ③祖国的发展和前途命运与每一个人紧密相连。爱国不一定非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要从我做起,落细、落小、落实,要付出实际行动。 (3)①强调安全意识和组织纪律;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准备相关物品和资料;协调采访对象时间等。 ②b。 ③第一组ac,第二组c。 ④示例参考:第一个:看来,大家还是对环境问题不太重视啊!第二个: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好习惯让生态环境少一分破坏、多一分保护! (4)建议:活动主题大,内容多,不容易短时间完成,可以分成两个或更多具体活动,遵循“大事件、小角度”的原则,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收获:加深了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在新的学习方式中学会了学习,更加健康地适应现代生活,促进了自主发展;在活动参与中承担责任,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解析】 (1)根据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最终目标是要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据此,抓住关键句“爱国做什么?环保在行动”,本次主题活动首先应确立的活动目标是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2)①对我国科技成就的认识,我们可以从现实生活的具体事例入手进行举例,如:港珠澳大桥、5G技术、神舟飞天、北斗导航、嫦娥登月、高铁奔驰、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大飞机、新航母、中国天眼等。②本小问考查如何理性表达爱国情感。依据题文材料,一些人打着爱国的幌子,作出冲动的、过激的行为,这不是爱国,还要具体分析出这一举动的危害性接着指出我们应如何理性表达爱国情感,从选择正确的、合法的、理智的方式,爱国要遵纪守法,要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不要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我们青年人一定要理性合法地爱国等方面说明。③本小问考查对如何爱国进行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爱国不一定非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要从我做起,落细、落小、落实,要付出实际行动。只要我们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落实具体行动,这都是爱国的表现。 (3)①要开展环保社会调查活动,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例如:强调安全意识和组织纪律、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准备相关物品和资料、协调采访对象时间等。②本小问考查同学们对环保工作知识的了解,据我们的已有知识,我国的环境保护日是每年的6月5日,为此,我们选定为b;③在第一组中,a.“随手关灯”是节约的内容,C.对垃圾的分类处理是保护环境的内容。所以,第一组选定ac。在第二组中,只有C. 一周丢弃塑料袋情况符合题意。④如果选择第一个,根据提供的相关资料证明,大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据此进行回答;如果选择第二个,将秸秆烧掉的情况比较普遍,秸秆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所以可总结为: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我们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好资源等。 (4)根据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这是围绕着“爱国与环保”的相关内容进行的活动,这次活动的范围很广,主题很大,内容多,不容易操作等;我们还可以分成两个或更多具体活动,遵循“大事件、小角度”的原则,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这是具体的建议。围绕活动谈收获:我们可以从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在新的学习方式中学会学习,更加健康地适应现代生活,促进自主发展;在活动参与中承担责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体进行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对方(个体、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事件。请从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和个体生活经历出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校园欺凌触犯了哪些法律?(写出四部法律名称)侵害人可能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2)校园欺凌中,涉事双方往往是未成年人,遇上已停止侵权行为的纠纷该怎么办?

(3)校园欺凌可能构成犯罪吗?为这类诉讼活动规定了相应法律程序的是哪部法律?我国实行了哪几项保证司法公正的制度?

 

查看答案

    问题一:社会生活中,面对“流行”,好奇心、从众心理会起作用。

问题二:|信息化社会,面对网络,很精彩、很无奈绕不过去。

(1)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共同运用哪种思维模式?

(2)请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分析说明,并对应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做。

 

查看答案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猜测一下,在①②两处,实施了什么样的行为?这种行动改变树立和践行着什么理念?

 

查看答案

旗帜引领前进路,这里的“旗帜”是指什么?具体包括哪些内容?选择你最熟悉的一个要点简要阐述。

 

查看答案

学科基础知识填空。

(1)现行宪法第五次修订中,修改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表述,增加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我国的民族政策中,基础(前提)是__________

(2)我国的国旗是__________,国歌是《__________》。

(3)目前,我国已形成以__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__为主体的环保法律体系。

(4)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__________

(5)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___,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__________

(6)中华文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我国民事法律活动的基本原则,从内容上讲,明确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两个价值要求,即__________

(7)财产大体上分为不动产、动产和__________三类。承担侵权责任的最基本的也是运用最广泛的方式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