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思考探究。 小明在某网站上看到了“ 互联网+传统文化”专题报告这一信息...

阅读材料,思考探究。

小明在某网站上看到了“  互联网+传统文化”专题报告这一信息。数据显示,75.9%网民会通过互联网了解传统文化,占比位列第一,通过电视、报纸杂志、图书馆了解传统文化网民占比分别为50.6%、32.3% 、20.1%。互联网对传统文化最深刻的变革是提供全新渠道,推动其更广泛传播。

(1)结合这一信息分析互联网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小明登录中国文化交流网,点开纪录片链接呈现出来下侧信息。小明不禁感慨.....

(2)请推断小明会感慨什么? 

(3)在《西去东来》纪录片中一幅插图吸引了小明的眼球。请给这幅插图配上画外音,来表达世界友人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心声

 

(1)互联网已渗透到人们生活中,成为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互联网为传统文化注人活力;互联网带动传统文化模式创新,有利于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中国文化交流网成为各国文化交流的平台;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独具魅力;中华文化在走向世界;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中显示出勃勃生机。 (3)我们应以世界的、开放的眼光对待文化交流与对话;尊重每个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个性;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网络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的认识,结合材料和所学,从网络成为人们了解和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为传统文化注入活力、带动传统文化模式创新、更好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题文中的春节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明通过中国文化交流网看到孔子文化遍及全球,表明中国文化交流网站为各国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中华文化独具魅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回答,紧扣材料,言之有理即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怎样面对世界文化差异的认识,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而不同”,从用世界的开放的眼光看待文化交流与对话、尊重每个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个性、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思考回答。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城自治制度,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动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必将更加幸福安康。

(1)“推动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共同发展繁荣"有何积极意义?

(2)为促进民族地区共同发展繁荣,党和政府还制定和实施了哪些方针政策?

(3)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思考回答。

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中国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从2010年的约5万人,增长到超过8万人。其中,到贵州留学的人数成几何级倍数增长。

这些东盟学生选择到中国学习深造,在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同时,他们也将成为联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桥梁,成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助力者。

(1)横线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表明“带一路”架起了怎样的桥梁?

 

查看答案

感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该问题会引起什么后果?

(2)针对上述问题以及你的感受,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

 

查看答案

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喜欢观赏中国的民族戏曲和文艺演出,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吸引了他们。这启示我们

A. 外国朋友都喜欢中华文化

B. 外国朋友都认同中华文化

C. 要明白中华文化都是精华

D. 要保持民族文化的个性与特征

 

查看答案

古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也是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之路。不同宗教、不同文明相互沟通、彼此接纳、交流互鉴,为世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不同文明和谐相处”最有说服力的历史事实。这包含了下列观点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②世界文化可以进行有效沟通交流

③世界文化能够实现多元和谐发展

④世界各国文化不具有独立性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